導 讀
《產業轉型研究》??拔迤诳镌诎l行后收獲了強烈反響,得到了產業界的一致好評。日前,《產業轉型研究》??诹诳镆颜娇l。本公眾號會對《產業轉型研究》??诹谥兴珍浳恼逻M行持續報道,歡迎各位讀者關注。
本文為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研究主管徐鵬發表于《產業轉型研究》???2022 年 8 月總第 336 期的文章,特此分享,以饗讀者。
△《產業轉型研究》專刊第六期
文/徐鵬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研究主管
過去幾十年,中國經歷了高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已經從“增量開發”的城市化改造階段進入了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的新階段,從粗放式的城市擴張到了集約精細化的城市更新階段。“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加快推進城市更新,推動城市空間結構優化和品質提升”的長期目標。在城市更新和城市品質提升的新發展階段,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共性的挑戰。本文嘗試從城市的起源及發展的底層動力分析出發,基于數字經濟形態創新發展的基礎,分析城市數字空間的建設是如何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優化城市發展要素的配置效率,提升城市宜居宜業競爭力。
當前,城市改造和更新已進入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的集約精細化發展階段,在這一關鍵階段,需要著力解決和處理好三種矛盾:文化延續與城市發展的矛盾;居民多樣化需求與外環境空間不足的矛盾;盈利模式單一和持續運營的矛盾。
面對這些矛盾,城市更新可以從三個方面突破發展。
首先是空間重構。城市更新要從單純的物理空間拆建,發展到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尤其許多核心城區面臨的嚴重物理空間不足問題,更需要采用創新的模式優化調整城市空間布局,重構物理空間和創建數字空間,拓展城市新魅力。
其次是多元效益。在提高人居環境品質、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完善社會治理、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相結合,注重城市內涵發展的多元目標訴求下,城市更新以數據要素驅動,智能化地兼顧城市社會、經濟、環境、文化等多方效益,提升城市豐富多元的吸引力。
最后是運營創新。城市更新要在滿足城市供需關系和公共服務品質的需求下,整合土地、人才、創新、文化、數據等各種宜居宜業要素,站在運營的視角,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內生城市跨越式生長的競爭力。
比利時歷史學家皮雷納在《中世紀的城市》一書中指出,現代城市以及市民階層源起于中世紀的西歐:為了貿易的方便與財產的安全,商人和工匠們在原本用于防御的“城堡”周圍集聚,逐漸形成規??涨暗某鞘泻鸵惶兹碌纳鐣贫取?/span>
在古漢語中,“城”即防御設施,“市”即交易場所,兩者不謀而合。古代長安,絲綢之路,商賈云集,東市與西市,成為交易商的樂園,交易的集聚促進了文化交流和思想碰撞,推進了城市發展和管理制度建設,最終成就長安歷史性的發展與繁榮。
經濟是價值的創造、轉化與實現過程,經濟活動必然會對資源進行有效配置。促進交易也就是促進資源配置的效率和效果,進而促進經濟發展。進入工業社會后,規模化生產帶來了巨大社會福利——商品的極大豐富,因此各地城市發展,也努力圍繞促進商品交易進行規劃布局。
改革開放初期,廣交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布局珠三角,為區域的繁榮乃至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進入互聯網時代,阿里巴巴的線上交易平臺推進了各類經濟要素在杭州的聚集,帶動了區域產業發展,提升了城市競爭力。
作為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一種經濟形態,相對于工業經濟時代的交易,數字經濟時代的交易有很多新特征:
工業經濟時代,交易主要還是在城市物理空間之中進行產品交易。進入數字經濟時代,城市能承載的交易品類和交易體量不再受物理空間限制,打破了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地理界限,交易空間不再局限于物理空間,交易時間也不再囿于固定的開市時間而延展到隨時交易。在線教育、共享平臺、跨境電商、游戲行業等近年來都得益于此,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相比于工業經濟時代,數字產品服務和數字資產不斷涌現,交易的產品和服務更多元更豐富。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已經將政府、民生、生態等領域的大數據生成數據要素,并服務于金融、交通、環境、衛生、文旅等各個領域。當前,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文化產業,賦能藝術品。區塊鏈數字技術融入文物,形成數字藏品,以人文新產品形態吸引著城市游客。
工業經濟時代組織關系中,組織機構是金字塔型的,在集中化、固化中追求效率,供需分離,城市內的交易以實體市場為中心,一次性交易為主要形式。在數字經濟時代,城市發展為虛實結合,數字技術不僅跨越了時空,而且可以無限鏈接,推動了供需一體化,顧客參與創造,突發的創造性需求也會即刻鏈接到供給方。
城市的畫廊是傳統的藝術品展示和交易場所,而在一個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開源社區中,一個數字藝術品不會拘泥于實體空間,可能經過了不同時空的多位藝術家的參與創造,這些創作都被記錄在過程中。在交易發生后,創作過程參與者可以根據智能合約按約定的比例方式獲得收益。在一個單獨交易中,可能會出現多位互不相識的付費者或者多位互不相識的收費者,跨越了時間和空間,在一瞬間完成這樣的多對多交易。
過去歷史表明,交易聚集不僅創造了城市,也為城市構建了持久的競爭力,而數字經濟所帶來的城市交易模式改變,也將為城市更新提供新的路徑。
數字經濟給城市交易模式帶來的變革,將極大影響城市發展中核心要素配置的變化。在之前階段的城市發展中,土地要素是重要的支撐因素。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要素運營將成為城市更新的內核驅動因素。
在城市更新中,規劃已經由“指標規劃”轉變為精細設計,精細的設計發展成為了數字化技術的主戰場。然而數字化不僅作為規劃管理的重要工具,更是貫穿了城市更新的各個環節。
首先是智慧決策。城市更新是一項跨學科、多方參與、全生命周期的系統性開發工程。數字孿生、物聯網、城市信息模型(CIM)/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新一代科技加持城市更新,數字化為未來城市更新的決策與實施提供充分的支撐,并助力城市的自我生長與迭代。
其次是創新場景。城市更新是一個有機的過程,傳統業態面臨轉型升級,需要植入新的功能。數字經濟和下一代互聯網將創新性賦能新場景,為城市打造可持續的產業新生態,其中,數據要素將是場景創新的重要推動力。
最后是運營治理。城市更新從土地要素運營轉變為數據要素運營,對于城市生產、生活、生態各個主客體都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城市治理體系和運營模式步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在數字經濟推動的城市發展路徑下,數據要素的配置和運營已經逐步滲透到城市更新的各個環節,成為城市更新中不可缺失的部分。
在數據要素運營的轉化過程中,數字技術是基礎支撐,數字空間是運營的載體。
數字空間是基于下一代互聯網(Web 3.0)和數字經濟打造城市新發展空間,將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完美融合,為城市市民創建一個工作、學習、娛樂、社交、成長的新空間。
數字空間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新引擎。從基礎設施、物理映射、數據要素、業態場景、社會認同等多個維度,將城市物理空間盤活、人文記憶再生、社交活力重塑。
數字空間帶給城市更新的不僅僅是物理空間的放大,而是一個從實體空間到內容、從產業到文化、從行為到制度的持續演進過程,也是一個從城市規劃、商業活動、產業業態、治理行為到組織體系的城市更新的數字化運營過程。
德國著名哲學家、社會學家尤爾根·哈貝馬斯在分析城市咖啡館時指出,咖啡館不僅是提供咖啡和食物的地方,而且是創造豐富文化意義的公共空間,紳士們往往會為了參與新形式的批判性對話而在這里聚會。正是咖啡館這類城市中的公共空間與活動的有機結合以及同時嵌入的文化意涵,改變了人們的態度與行為,影響著社會生活,更新了城市的發展。
數字空間也必然給城市生活帶來新的內容、新的體驗以及新的生活方式,并為城市帶來更豐富的文化意涵、創新的產業形態,從而提升城市競爭力。
數字空間在群體智能、要素聚集、場景創新、社會認同四個方面的努力,在城市中形成了新空間、新價值、新業態和新型社會網絡。
首先,群體智能有助于培育城市發展內生動力。
在數字經濟時代,創新是城市發展的根本動力,而創新是靠創新創意人才推動的。數字空間融合物理空間所創造的城市活動場景中蘊含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對創新創意人才有很強的吸引和聚集作用。同時,數字空間不僅匯集人類自身的智慧,而且集成了人工智能的算力,這樣的群體智能匯聚讓城市的創新發展具有強大的內生動力。
其次,數據要素的聚集有助于提升城市交易效率。
數據要素聚集滿足多元化發展需求,將形成以數字空間為交易和運營載體的數字經濟價值交易體系。新的數字交易體系融合物理空間和數字空間雙重優勢,并滲入到城市運行的方方面面,提高城市交易的效率。
再次,數字空間提供城市發展新場景,擴大交易規模。
在數據要素的聚集和數字交易體系中,原有城市物理空間內的交易活動和生產,將變為數字空間本身的“生產”。數字空間和物理空間一樣,需要被賦予多樣、多元的內容和豐富的意涵,更要超脫于物理空間滿足人類層出不窮的需求,在合理規則之內允許人們自由創造,營造出所向往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正如場景理論創始人西爾和克拉克所說:“場景,尤其是那些有更多選的、自我表達的、跨界多元的、迷人維度的場景,也為經濟創新提供了關鍵的刺激作用?!睌底挚臻g以創新性數字技術為依托,擺脫物理空間和時空約束,為城市創造前所未有的場景,這樣的場景以數據要素驅動,形成新的產業聚集和新的交易增量。
最后,以人本化、社群化運營數字空間需要獲得社會的認同。
哲學家查爾斯·泰勒曾這樣描述城市的時尚空間:“在現代城市社會中,這種空間越來越重要。大量的人在這里接觸,彼此不認識也不打交道,但相互影響構成了彼此生活中不可脫離的環境?!?/span>
數字空間滿足了城市新型社交網絡發展需求,數字空間所創造的充滿文化意義的新消費形式,拓展了人們對于城市生活的各種期望。正如每一個輝煌城市的發展歷史所印證的,數字空間所帶來的生產生活新模式,只有從人本角度滿足市民的需求,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這種新空間才能長期存活和發展。
城市的起源和發展也是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城市中不同個體協作、文化交流的產物。數字空間作為城市更新的新路徑,需要滿足人類發展的文化和精神層面的需求,從而得到人類社會的廣泛認同。這些文化和精神層面的需求,如果能夠得到有效的供給配置,并促成持續的交易,也就回歸了城市交易聚集的本質屬性。
數字空間帶來了新的價值體系,推動了城市在數字經濟形態下的交易量與交易效率的提升。通過提高城市發展中經濟要素配置效率,推動城市經濟發展,為城市市民構建了新型的社會網絡,從而不斷提高城市競爭力。這個過程也必將促使人類城市的發展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訂購須知
《產業轉型研究》??F已發售第一期至第六期,各位讀者如欲購買,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自行訂購,也可聯系以下老師訂購:
朱栩葶老師:
聯系電話:010-83021220
郵箱地址:zhuxt6@sem.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