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型研究》專刊是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與《數據》雜志社合作推出的一本
季刊
,本??荚诔蔀槿珖鴺O具專業性和前瞻性的產業轉型指導刊物,廣泛探討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理論與實踐聯動發展。本專刊由清華產業轉型顧問委員會主席黃奇帆擔任??幬瘯飨?,由清華產業轉型顧問委員會副主席何建坤、白重恩、孔丹、傅成玉、樊代明、姚振華擔任??幬瘯敝飨汕迦A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朱巖擔任??幬瘯魅巍?/span>
本公眾號會對《產業轉型研究》??兴珍浳恼逻M行持續報道,以下文章為陳紹祥同志發表于《產業轉型研究》???2020 年第 7 期。特此分享,以饗讀者。
新時代的哲學思考與呼喚
文/陳紹祥
互聯網出現以后,人類發展進入嶄新的紀元?;ヂ摼W、5G 不僅是一種創新的通信技術,更提供了一種革命性的體系和方式,深刻影響著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過去幾十年發生的變化和變化速度前所未有,而且各種變化還在加速當中,更劇烈的變化隱約還在前面。在這樣的背景下,需要有創新的系統思想理論來幫助政府、企事業以及個人思考和發展。本文只就兩個戰略問題進行探討。
這是一個以什么為本的問題,不僅是一個科技問題,更是一個社會科學問題。
常見在論壇或媒體上有這樣的提法,說大數據比土地、鋼鐵、石油更值錢。這樣的說法正確嗎?我們先來看看事實。
西方發達國家過去工業化發展的時期,沒有現在的互聯網 IT 技術、大數據,卻能強國富民。然而,隨著(信息)科技的進步和應用,教育水平的提高,精英人才的增多,知識、資本的積累,金融業的高度發達,西方大多數國家的廣大普通老百姓如今變得更富足、更幸福了嗎?問題出在什么地方?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的技術、資本、人才都相對缺乏,也沒有互聯網,但依然快速發展起來?,F在中國電子商務被認為世界第一, 但并沒有全面提升普通老百姓的收入水平(還有 6 億人口人均月收入在 1000 元以下)。中國一方
面具有巨大的生產能力, 另一方面廣大普通老百姓購買能力嚴重不足,還有巨大的基本需求不能滿足。問題出在何方?
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幸福生活就是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基本不愁吃、住、穿、行、醫、學、玩。幸福財富首先就是有足夠的負擔得起的生活用品、消費品和公共服務,這是一個社會或國家的整體財富價值。生活資料是要靠生產制造出來,所以實體經濟是產生財富價值的主要源泉。這里講的實業,不僅包括農業、生產制造業、物流業,也包括為人直接服務的產業,如醫療衛生、教育等。
生產制造“低端” 的“理論” 是錯誤的,不能單純用“微笑曲線”來分析中國經濟的發展問題,這個“理論”只從數據現象看問題、得結論,是“點”的思維,沒有從經濟體系的高度系統深入地研究。實體經濟創造的價值被很多不合理或看似合理甚至“先進”的運轉方式“吃”掉了。
實體經濟強,中國才強!不管什么技術、方法模式,不管它們如何先進,都是為了更好地為經濟社會服務,為民生服務,這就要求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圍繞發展實體經濟中心 ( 和國防 ) 而展開,以解決實體經濟問題為導向,為廣大普通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和更高的收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首要的特色就是其價值觀不同于資本主義,是以人為本、以民為本。需要充分認識到,中國現在還有很大一部分老百姓處于相對貧困,工業、農業現代化水平還不高。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國政府的挑戰還在于如何解決老百姓的就業,提高工人農民的工資收入水平。工人的工資,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是成本,但對于國家來說就是收入和財富,就是減少國家負擔,就是拉動經濟運轉的動力(從這個角度看,每個企業利潤最大化,不代表國家整體利益最大化)。中國的實體經濟是中國的本錢,是中國的優勢。
中國的實體經濟需要升級,核心要思考的是如何借助大數據、信息、互聯網、平臺以及各種 IT 技術,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更好地解決西方工業化過去很難解決的經濟和社會的問題,給普通老百姓帶來真正實在的幸福生活。
所以,大數據以及 IT 技術只是工具,不是目的,不是最終的財富,工具能解決什么問題才是關鍵。發展真正的信息產業、信息經濟,需要跳出圍繞信息技術、概念、場景設想的思維,研究經濟和社會的本質問題(亦主要矛盾,而非表象的片面的),研究實體經濟和整體經濟的本質關系問題,研究實體經濟各要素之間的內在關系和存在的問題,研究實體經濟與環境要
素以及服務業(包括 IT、技術、交通基礎設施、人文、政府政策、金融等)之間的內在關系和存在的問題。根據這些相互關系和矛盾沖突,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今天的互聯網和各種 IT 技術解決問題,以建立一套創新的系統理論原理,以指導經濟的發展。
可以說,以“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 · 斯密為代表的傳統的西方經濟學理論已經不合時宜了,因為今天的經濟社會環境,尤其是互聯網的出現,與 300 年前亞當 · 斯密所能看到的和體會到的世界,簡直是天壤之別!存在決定意識嘛!
這里有必要靜下心來認真思考一個看似不以為然的問題,“我們真正理解西方的工業化了嗎?” 西方工業化走了 300 年,在很多方面不是白走的??梢韵胍?,他們工業化的過程是很不平坦的,肯定是一個不斷遇到新問題和挑戰,需要不斷思考、不斷創新、不斷試錯的過程。
這樣一個磨練改進的過程,不僅是工藝技術知識的積累,更漸漸形成了一套科學的思想理論體系(包括哲學)和方法論,乃至于文化。
中國工業化的速度很快,但我們很多東西是“拿來用”,學到的基本上是有形的(如技術、產品),其背后無形的思想方法論并沒有完全了解和把握,甚至沒有這樣的意識。
這種急于求成的實用主義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一種慣性思維和范式(所以炒作就很有市場),導致經濟缺乏基礎理論思想支撐和延升發展。
以西方國家工業化的工業工程學(Industrial Engineering)為例,它研究由人、物料、信息、設備、工藝、技術、知識、能源、供應商、客戶等所集成的復雜系統的設計、優化、改進、實施和統籌運營,它需要應用數學、運營管理學、物理學、機械學和社會科學的知識和技能,結合工程分析和設計的原理與方法,當然現在還需要 IT。美國大學設立這個課程已經近 120 年了,如今美國還有 132 所大學設立工業工程學位課程。日本不僅認真吸納了歐美工業化思想和方法論的精髓,還揉進了自己的精益文化,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精益生產制造體系和方法、Taguchi 設計思想和技術。
所以,工業化也同時是一個建立各種相配套和相適應的基礎思想理論、科學體系與文化并不斷優化的過程。在上個世紀 90 年代初,當互聯網 IT 技術應用到企業和供應鏈管理時,西方企業又在原來成熟的運作管理流程基礎上進行了一次廣泛的公司全范圍的流程再
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 運動。西方的工業化到本世紀初,已基本實現了“點優化”和“鏈優化”。中國現在還處于“點優化”的摸索過程中。中國很需要工業工程專業并愿意到生產第一線的優秀人才!
互聯網最大的革命性功能就是能夠把傳統經濟各種分散獨立的經濟要素、行業、企業、經濟活動、供應鏈上各個相關環節的運作過程和消費過程“串起 來”,有機集成,形成“鏈”,形成“網”,整體優化資源配置,統籌運營,協同運轉,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率和效益。這是一個“鏈優化”和“網優化”的過程。
必須強調,互聯網信息只是工具,必須要重塑實體經濟結構和運作體系才有可能最大化地解放其生產力。這好比,最近南方多城又現“踏浪看海、逢雨必澇”的現象,這不能僅靠城市信息化、智慧化就能解決(只能改善),必須要對原來的物理排水系統進行重新整體規劃 ( 不至于自掃門前水 ),系統改造甚至再造,再嵌入智能信息系統,還要與污染控制系統、污水處理系統、維護系統等(新加坡還有雨水收集系統)集成一體化運作。這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是需要理論原理指導的。
筆者研究網絡經濟逾二十年,十多年前就根據所得出的網絡經濟理論提出了這樣一個推論 :當互聯網橫空出世后,人類經濟社會將沿著 “點—線—鏈—面—網” 螺旋上升的過程發展。
全球化仍然是發展大趨勢!當然,這樣的過程不是直線的,甚至有時會有暫時的倒退,因為這個過程將充滿了矛盾和博弈,也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否定之否定的過程。人類的每次重大變革發展都是要打破原來的平衡,那就要打破原來的利益分配方式?!叭祟惷\共同體”是順應歷史發展大潮流的。中國正在沿著這樣的“理論路徑”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從這個理論出發,中國的體制有巨大優勢的,而美國的政治經濟體制基本上是 200 多年前設計的,現在已開始過時了,在很多方面已經開始阻礙經濟基礎的發展。美國也要進行改革!
互聯網對人類的影響將是全方位的和深遠的。這里只從組織形態方面做一個形象的描述。互聯網給傳統經濟會帶來分解反應(或裂變)和化合反應(聚變)。傳統的經濟場,由于時空的限制,經濟要素聚集成一個個相對獨立、五臟俱全的“點”(企業或組織)。互聯網(包括 5G)提供了(需要經過系統的基礎建設)一個運作平臺,讓這些點集分解(更專業化分工、更社會化),再根據需要與其他要素組合集成(項目業務單元)。這種動態的裂變和聚變過程將產生巨大的能量。由此可以推斷, 世界未來的二三十年,各種政治勢力、經濟勢力、文化勢力、軍事勢力將不斷重組重塑。在這樣的又一個歷史關鍵時期,經過過去百年堅韌不拔的奮斗努力,今天的中國, 其實體經濟的體量、巨大的市場、四通八達(包括一路一帶)的基礎設施、國家整合資源的能力、聰明勤勞的人民、強大的國防,一定能夠戰勝任何挑戰,抓住機遇,迎來一個更光明的世界!
平臺(Platform),是當下很時髦的術語,也是一個很有忽悠力的魔棒。關于平臺的價值、商業和盈利模式、功能、組織模式、運作機制、風險管控等一系列問題,需要很長時間探索,更需要創新理論原理指導。但不管發生什么變化,平臺離不開實體經濟,否則平臺就是無源之水。下面只對平臺的國家戰略問題做一點探討。
我們先來對阿里巴巴平臺做點“另類”思考。嚴格意義上講,阿里巴巴的淘寶網、天貓還只是提供了一個買賣市場線上的虛擬場所,取代了很多傳統的線下商店,但這只是電子貿易,還算不上電子商務,盡管阿里巴巴圍繞買賣交易也提供了一些相應的服務。電商和電貿是有本質區別的。
可以說,中國的電子商務還剛剛開始,電商最強的還是美國和西方發達經濟體。從網絡經濟的角度,阿里巴巴還是“點”的模式,業務主要圍繞在整個供應鏈的末端:B2C 交易。阿里巴巴的偉大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那現在中國生產公司的生意是更容易做了,還是更難了?為什么會出現巨大的反差?其實背后是“點”和“網”的差異以及“點”和“網”之間的利益關系問題。比如,“雙 11 ”促銷活動,阿里巴巴玩得很開心,消費者也很開心,但對實體經濟整體的良性循環產生巨大的沖擊(牛鞭效應)和破壞。當然,阿里巴巴平臺是有很大優勢和可能打造成一個真正偉大的平臺,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壯大, 但這需要阿里巴巴做革命性的改革。
平臺的體量可以用四個維度來描述 :長度、寬度、廣度和深度。另外,平臺對經濟社會的影響和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還須再加一個維度 :高度。
長度是指包含的供應鏈上下游環節的數目(縱向度),寬度是指在同一個產業鏈環節的客戶數(橫向度),廣度是所覆蓋的不同行業數,深度是深入到實體經濟(包括人民的生活)的程度。平臺體量=長度 x 寬度 x 廣度 x 深度。體量也代表了平臺系統的復雜程度,體量越大,壟斷性越強,對經濟社會的影響和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就越大,平臺主體就要站得越高,國家的監督和管理就需要越強。
這里需要對平臺的壟斷性做一個討論。網絡平臺具有一個很厲害的網絡鎖定效應,當一個點(企業或個人)全部融入一張網平臺,那這個點幾乎很難逃脫,平臺亦可稱為“虛擬黑洞”。如果一個企業與外界的交流全部用某平臺信息系統,就是計算機與計算機直接說話(公司內部運營也必須信息化,比如用 ERP 系統),那
這個企業每天的運營就離不開這個平臺系統,企業間的互動都需要平臺系統的連接和翻譯。由于不同系統的技術標準和運作機制不一樣,企業從一個系統轉到另一個系統,不僅企業原來的客戶、供應商沒有辦法跟這個企業交流,很痛苦,這個企業的系統與另外一個平臺系統也不可能立刻融合,整個企業陷入停頓。這好比,我們今天如果不用微信,就慢慢沒有朋友了。甚至有時,企業的客戶、供應商、服務商是由平臺系統導流的,優次先后的選擇是由平臺(內、外部規則)決定。企業的生死大權就掌握在平臺手里!如果平臺沒有高度,平臺可以用這種無形的“白色恐怖”來剝削,企業有苦難言,那平臺真是變成獨角猛獸?。ㄟ@倒是金融資本市場看重的)
要知道平臺經濟將對整個經濟結構產生重大影響,很可能到時已經沒有其他選擇或選擇極其有限。比如,現在電子貿易平臺的出現,讓線下的很多商店死亡。如果線下的渠道基本上消失了,有限的幾個電貿平臺就會心照不宣地形成寡頭壟斷。到那個時候,政府也因為擔心改革將對整個經濟體系帶來巨大沖擊而騎虎難下。
另外, 體量越大平臺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要求就越高。平臺系統就是一張神經網,一旦不工作,所有依賴其運轉的企業都停止運作。
所以,體量大的平臺(包括云),一般不能完全掌控在私有企業手里,更不能掌握在外國企業手中!一旦被別人“網”走了,想搶回來就極其困難,即便有可能的話。好比現在的計算機操作系統已經把所有計算機連成一張網,大家每時每刻都在用,即使你有能力做更好的操作系統,幾乎都沒法取代。
當互聯網出現以后,人和企業的自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平臺的運作機制了!沒有真正的自由,去中心化只是表象說辭、一廂情愿?,F在人類社會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如果平臺的控制者是天使,人類就會更平等、更公平、更繁榮 ;相反,如果平臺的控制者是魔鬼,自私自利,那人類就會走向黑暗,直到下一次革命。故此,大平臺必須是全民的、社會的和公益的,所以,這必須是國家行為。中國政府需要從現在起就要認真思考研究打造國家經濟平臺!筆者十幾年前就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另一個特色就是“共產黨 + 互聯網”。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宗旨,共產黨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也是中國制度的優越性和先進性。不知美國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這里要特別強調“虛擬國土主權” 的概念,(大)平臺就是國家虛擬國土疆域,如果國家不高度重視和捍衛(大)平臺的控制權,虛擬國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外國企業用各種創新投資幌子蠶食侵占。千萬要當心!
政府打造國家經濟平臺的必要性,除為了國家經濟安全外,還有很多方面
中國正在推進國家經濟體系、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建立和打造,可以從思考如何打造國家經濟平臺入手。需要全面地了解和分析現狀,再根據創新的理論原理和一些國家基本原則/方針/目標做頂層設計,逐步打造實施。
現代化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要靠平臺系統實現。這就是要把政府政策、規章制度、標準規范、機制(包括特殊情形)嵌入到平臺系統運作流程當中去,這樣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動態及時的調整。
必須要強調的是,很多工作是線下的國家性的體系再塑,比如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產業布局(很重要?。?、基礎設施(尤其是海陸空一體化的建設)、城市規劃、人才結構調整優化、安全體系的構建、災難預防及緊急救援、國際化布局……
另外, 除國家經濟平臺的總體設計和打造外,國家可以授權專業團隊或公司根據國家總體方針、原則、標準、規范,研究、設計、打造和運營產行業平臺以及國際商貿平臺。這樣實現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公私合營,新式計劃經濟 ( 有別于傳統計劃經濟 ) 和市場經濟有機融合,相得益彰。
各位讀者如有購買《產業轉型研究》??枰?,可聯系以下老師:
朱老師:
郵箱地址:zhuxt6@sem.tsinghua.edu
段老師:
郵箱地址:duanwx@sem.tsinghua.edu.cn
內容來源|《產業轉型研究》???2020 年第 7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