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研究中心主任
校園霸凌對青少年的傷害,比人們想象中的要更普遍,更嚴重。除了恃強凌弱、以多欺少、以大欺小等身體上的直接傷害之外,冷暴力對于更希望被群體所接納的學生們來說,隱性傷害的深度、持久度,更有甚之。因其逾越的倫理、法律界限并不很清晰,也許是成年監護人關心不夠,也許是教師忙于應對大量學生而很難體察細致,或是工作風格粗放不敏感未能及時地干預、幫助,積極地排解和引導。于是,傷害既成。特立獨行、持創見異見者也可能成為被排擠、譏嘲的對象,成為某種少兒樣式的群氓對異類的心理霸凌。
其中,五花八門的讓學生經受不起并產生負向情緒反應的“惡意綽號”,是一種在師生家長的理解中尚存在爭議的校園霸凌。有研究機構調查顯示,大城市中 40.7% 的中小學生都曾有過被叫難聽的綽號的經歷,這是個有些驚人的比例?!皭阂饩b號”給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所帶來的傷害遠不止父母想的那么簡單。學生在這個年紀心智尚不成熟,心理失衡難以調節,對父母和他人缺少求助的勇氣,對“惡意綽號”往往比成年人更加敏感、心理更加脆弱,容易陷入歸因于己的思維怪圈。一些父母也常有苛責于被霸凌者的錯誤行為,進而導致學生產生自卑、壓抑和厭世等負面情緒。即使度過了這一段,成年后仍可能會一定程度地表現出因戕害造成的心理行為特征。
“惡意綽號”之外,還有些稱呼,也許并非惡意,但也會因為潛移默化、日久生成的心理內化效應,對校園當中的學生成長、師生關系、校園角色分工、中外師生融合,產生重要的影響。應當說,這方面的后果影響,目前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關注,對其造成的負面影響的深度、廣度和持久性的認識還相當缺乏。
我曾經撰文探討過校長院長們不該再動輒稱呼學生的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員為“家長”,這樣的稱呼對于促進大學生跳出家庭舒適區、通過社會化的過程找尋和確立自己的獨立人格、身份認同、責任意識,是不利的。對于關心他們成長的父母、親友們,也會有不恰當的引導。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需要有機地結合,但這絕不意味著,在中小學階段的家校共同體,要以大學階段的家長會、家長聯誼會、學校對話大學生家長的方式來延續。
“老板”,則是另外一個值得引起足夠重視的稱呼。困擾研究生培養質量提升、研究生立德樹人目標達成的重要關鍵之一,就是導學關系。什么是研究生教育中導學關系的基本倫理?導師是為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而服務的,而不是為成就導師的科研成績或是學校的創收任務而服務。導師,對學生而言,是學術上的引導者,也該是品德上的榜樣。
“己欲立而立人”,學生的順利成長、全面發展,是導師的成就感的真正來源。導師與學生,是一段共同做學術探索的經歷,也是一生相互尊重彼此促進的緣分。這種將研究生作為導師科研項目的高層次人力資源(也有人稱之為“苦力資源”)的做法,是經濟雇傭關系甚至某種人身依附關系滲透、浸淫到學術界形成的病態,阻礙師生之間樹立健康良好、教學相長的學術研究共同體關系,阻礙著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獨創原創性等創造力的培養和發揮。
還有一類稱呼,是“學霸”與“學渣”、“差生”與“牛娃”?!皩W霸”在舊時常用來形容指憑借勢力或權威把持、壟斷教育界或者某一學術領域的人。而今成了新聞輿論、媒體宣傳中的常用詞,轉義為擅長學習、成績優異、遙遙領先的學生。與之相對的,則是成績不理想、學習吃力、久居下游的學生自稱為“學渣”。學校蒸蒸日上,某些校友網絡發言時還會自嘲說“校強我渣”。同樣的,在一些教師的言語中,甚至一些校長的發言中,也經常說到“差生”這個詞,一般特指學業成績差、排名落后的學生,相對的,用于表揚學生的一個新詞,就是“牛娃”,強調功課學得早學得多學得深,遠遠超前,讓其他同學望塵莫及。
這一類稱呼聽多了,似乎大家也覺得習慣了,沒什么大不了。但從教育心理學和育人的規律來深究,其實問題多多,危害潛在而長遠。不同階段的學生,即使是到了大學研究生階段,也都仍在探索、進步,也都充滿全方位的成長性。對于學生階段性的狀態,冠以一個標簽式的稱呼,可能產生負面導向的皮格馬利翁效應?!皩W渣”“差生”等更看重學習成績,或者說是與升學有關的學習成績這單一的維度。這種導向,對學生會有潛在的暗示引導,使本該豐富、全面、長期的學生素質發展,墮入單一的知識競賽、課業競技和分數游戲中。
“學霸”的“霸”字,讓學生成長的視野窄化、目標變狹隘,滋生學生間聚焦在校園內部的、學生相互之間的比較、博弈,而不是積極地鼓勵學生不斷超越自我;“學霸”的“霸”字,也與謙遜虛心、團隊合作、敬業樂群的價值觀相去甚遠,從品格示范的角度,也算不上高明、明智?!靶r了了,大未必佳”的教訓很多?!芭M蕖钡念^銜可能會成為學生、父母的包袱,甚至使其為名所累,一味追求提前學,盲目加大投入各種惡補搶跑,最終被犧牲的是學生本該有的健康、快樂與從容,還會加劇整個社會在排位競賽中的焦慮與惶恐。
所以,我明確主張:對于“學霸”“學渣”“差生”“牛娃”等這類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從容成長不利的粗暴稱呼,任課老師、班主任老師首先不要用,學生之間、學生的親友們不要用并敢于對用的人說不,校長、教育局長們自己不要用還要督促校園遠離這些單維度尺子,而極有影響力的新聞媒體朋友們也應尊重教育規律,講求報道格調,予以戒除。
對于教師,校內的很多場合,要慎用“大師”“美女教授”“名嘴”等稱呼,在課程教學、師生開放交流的環節和過程中,老師或者教授的稱呼都是自然而恰切的,也不必過于強調教師的其他學術頭銜(帽子),不必刻意區分教師的職稱差異,更不該以其扮演的其他角色如行政職務等來稱謂,這不僅僅涉及到如何構建更為平等自由交流、平視而非仰視的學習探討氛圍的問題,也是希望純化教師在教書育人中的角色。
“美女教授”的稱呼讓很多女教師心中不平,這并非因為“美女”二字在當今社會的人際交往中變得廉價、泛濫之故,更是因為這種界定與刻畫,對學術組織、教育機構中的女性是一種不尊重、不平等、角色異化?!懊臁庇迷诤芏嘟陶n受歡迎的老師身上,是一種對于教師、課程、課堂教學的本質的誤解,是對于什么才是真正的優秀的教學表現的一種誤導,也會造成學生對于課程教學定位、自身主動投入、建構學習準備度上的偏差。
而教師教學中,除了我們常強調要講求語言格調、避免歧視性禁忌之外,還有個特別的建議,就是對于學生的稱呼上要慎用“孩子”一詞。現實情況是即使到了大學生研究生階段仍然不少時候被教師口頭叫作孩子,中小學生更是家常便飯,整天孩子長孩子短。
從落實教育立德樹人使命的角度,要從稱呼上把學生當獨立的個體的人,集體中的一員,而非需要“監護”的孩子。學校肩負人格養成要務,只有“學生”和“教師”,在學校在課堂稱呼“孩子”,是角色錯位。即使是幼兒園,以“小朋友”來稱呼要比“孩子”更得體。
角色定位不是小節,這個教育的細節體現著最深刻的教育意識,可以說教師如何稱呼學生是一門潛移默化卻每天都在上的隱性課程,關系到學生獨立的身份認同的建立與厘清,對自己為人而應擔當的責任的體認與擁抱。
學生們參加社會活動,參與社團組織,也有兩個關于稱呼的提醒。一是不要動輒就說“校方”,二是能否少些官稱。我聽到一些學生代表、學生組織的發言中以校方來指代學校,很多時候指的是學校領導、管理層,但也有不少時候,就是指除了學生之外的學校其他部分。不只是語氣里過于正式透著生分,這種稱呼本身出現在校長接待日、學代會、征求意見會并表達意見(我完全認同提意見是正當的,也應該是經常的)時,常讓我想起,學生是否因此忽略掉自己作為學校的一員、學校建設者一部分的角色?是否是某種顧客心態的顯露?學生組織中,主席多、部長多、會長多、團長多,而且還經常出現在學生之間的日常稱呼中。服務型領導力的培養,學生時代的社團訓練、社區鍛煉、社會歷練是個很好的開端。但也許可以先從更能認清自己作為服務同學服務社群的服務員角色開始,從稱呼上保持更樸素的學生氣而戒除官氣做起。
往遠一點展望,隨著高校全球人才培養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全球勝任力的進一步提升,留學生這個稱呼也許還存在,但是針對留學生的很多管理政策一定會走向普通,留學生將成為普通學生群體中的有特色的但卻是普通的一員。
同樣,大學中的“外教”這個稱呼,目前在校園環境中主要不是根據教師持有外國國籍而論,比如特指講授語言文化類課程的教師,這在外籍教師鳳毛麟角的過去是正常的稱呼,但未來伴隨著教師群體不斷多元化、全球化,也會不再特別、特殊,而是將融入普通教師的行列。融入普通,發揮特色,這不僅是個稱呼問題、分類問題、管理問題,背后也有著文化、倫理的大問題,也體現著我們的教育更加自信、更有定力和吸引力。
稱呼非小事,價值蘊其中。稱呼太常見,使用頻率極高,也因此,價值塑造、價值觀體現與傳遞的功能就極強。稱呼欠考量,角色、責任、任務、邊界、規范、導向乃至使命,都有可能出現偏差。茲事體大,不可不察,絕不能將就,而必須講究。
原文刊載于《中國教育報》2020年6月26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