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說城市群都市圈的空間架構是區域經濟的脊梁和骨骼,那么垂直整合的產業鏈集群就是區域發展的五臟六腑,要素市場就是聯系區域全局的神經系統,營商環境就是區域發展的“腠理”、是體內微循環健康運行的重要依托,而集聚而來的各類高層次人才則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大腦”和“中樞”。
◆ 這五方面構成區域經濟的有機體。疫情沖擊之下,各地抓好這五個方面,好比強健了區域經濟的有機體,是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根本之道。
目前全國疫情形勢總體穩定,復工復產進展順利,但由于歐美國家疫情遲遲得不到有效控制,經濟陷入停擺,未來幾年世界經濟陷入衰退蕭條是大概率事件。這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帶來實質性影響:不僅外需下降,而且產業鏈也將因歐美停擺遭到上下游夾擊,這個時間短則一兩年,長則可能持續三五年。
對各地區而言,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做好自己的事、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根本之道,而其關鍵在于如何培育區域經濟發展新動力源,以下五個方面值得重視和注意。
▲ 京津冀大數據感知體驗中心(5月13日攝) 王曉攝/本刊
城市群是人口大國城鎮化的主要空間載體。
當前,
我國城鎮化率已超過60%,各類城市正由各管各的發展階段邁向都市圈和城市群發展階段。特別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長江中游、成渝等地區已經開啟了大都市圈、城市群的發展過程,其中的紅利將高達數十萬億級。
因此,接下來不管外部環境如何變化,圍繞一些中心城市高質量建設都市圈、城市群應當成為我們
新形勢下擴大內需、提振經濟的一個重要抓手
。
而這需要高瞻遠矚地做好規劃布局。
一是合理布局中心城市功能集聚區。任何大城市,都有居住、商務、產業、教科文衛、基礎設施和生態休閑娛樂等功能集聚區,在布局上應結合城市地形地貌和人文特色,按照“大聯通、小分布”原則,實行“多中心、組團式”策略。每個組團內部,都配建上述功能設施,但要分類布局、相對集聚、互相配套;各個相對獨立的組團之間,依靠自然山水體系和城市綠化帶合理分隔,并通過城市快速路、軌道交通等互聯互通。這種板塊特色鮮明、整體效益最優的現代化大都市,能夠有效疏導人流、物流、資金流,促進城市資源優化配置和提升基礎設施利用效率。
二是科學安排城市群內部功能結構。世界知名的城市群一般都有如下幾個基本特征:
-
-
大中小城市規模協調,相鄰城市人口比例大多在1∶5以內,這種比例不能過大,過大了如同齒輪模數不配無法嚙合那樣,大中小城市之間的功能傳遞和要素流動就會受影響;
-
對中國的很多超大城市而言,其發展規劃一定要考慮三個圈:即超大城市本身2000~3000平方公里的核心圈、以超大城市為中心100公里的半徑形成都市圈、包含超大城市在內的以200公里為半徑范圍內其他大中小城市共同形成的城市群。超大城市有義務帶動周邊、照應周邊,不僅要考慮自己市域范圍的事情,還要考慮到整個都市圈、城市群的發展:一方面,要將部分資源讓渡給都市圈、城市群,以促進后者更快地發展;另一方面,城市群、都市圈發展后又會眾星拱月,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使超大城市實現更好發展。
三是規劃完善區域綜合交通網絡。都市圈、城市群要形成有機整體,綜合交通網絡是其血管系統。要重點建設以下四個交通:
-
一是承載區域樞紐功能的大交通,包括鐵路、機場、港口通道等,這是城市群提升輻射帶動能力的基礎要件。
-
二是承載各城市之間連通功能的交通,如城際鐵路、高速公路、快速干道等,是城市群的動脈血管。
-
三是承載市民日常出行功能的城市內部交通,通過城市道路、地鐵軌道及公交站場建設,確保城市平均車速達到30公里每小時,高峰時段不低于15公里每小時。
-
四是承載各種交通方式銜接過渡的換乘樞紐。這些交通基礎設施,影響城市運行效率和區域地位,對助推城鎮化極其重要。
此次疫情造成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斷裂,引起廣泛關注和擔憂。從目前復工情況看,
那些產業鏈相對完整、產業集群自成體系的地方,恢復起來比那些兩頭在外、高度依賴國際供應鏈的地方要快、要好。這些地方的電子制造相關產業的配套零部件,超過80%是在本地生產。這種集群化生產模式降低了從全球采購零部件所帶來的風險,在疫情時期更凸顯其競爭力。
這種在一個地方垂直整合的產業鏈集群與傳統的水平分工區別在于,產業鏈上的企業盡管還是國際化水平分工,但不再是廣泛分布在地球每一個角落,而是選擇合適的地區,在1小時到3小時車程半徑內(50~200公里半徑)形成整個上中下游70%以上的零部件、半成品的集群化生產基地。這不僅可以使產業鏈的上中下游企業之間的資源要素實現有機整合,避免行業內的供需錯配,使供給更加精準有效,還能通過產業鏈條上生產技術和工藝的良性競爭,推動企業不斷創新,促進優勝劣汰,延長產業壽命周期。更具現實意義的是,能夠有效降低物流等成本,補齊創新等短板,形成核心競爭力。產業集群發展模式,能為地方政府調結構、轉方式起到核心支撐作用,是不容易垮掉的。疫情之下,我們更應該倒逼自己去補齊產業鏈集群的短板。具體方式上,要推動三種集群:
首先是制造業上游、中游、下游的集群。比如說汽車產業,一輛汽車有上萬個零部件,要形成支柱,就要把上中下游原材料、零部件產業、各種模組的百分之七八十實現本地化生產。又如,搞電子產業,筆記本電腦有2000多個零部件,就要幾百上千家零部件企業,從集成電路到液晶面板,從印刷線路板到機殼,各種各樣關鍵零部件都能實現本地產。
其次是促使同類產品、同類企業扎堆形成集群。在一個大產品產業鏈集群形成之后,那么它的上游原材料、零部件配套產業既可為這家龍頭企業服務,也可為那家企業服務,這就有條件把同類產品、同類企業扎堆落戶,形成集群。打個比方,就像一個地方有希爾頓也有喜來登,有可口可樂也有百事可樂,這樣就使得這個產業東方不亮西方亮。否則,如果只有一個世界級企業,今年它訂單多了,就可能大發展,明年如果丟了幾個大單子,就可能出現20%、30%的負增長。這樣會使地區經濟大起大落,進出口也大起大落。但只要形成了這種同類企業集群,即使有個別龍頭企業遇到困難,就產業整體而言,是穩定的,是持續向上的,整個產業集群就能健康發展。
最后要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形成集群。新產品開發過程中,會有很多從事研發、設計、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知識產權應用等生產性服務業企業為之配套,這就涉及創新鏈條的延伸。這方面有條件的地方應該積極創造條件,促進此類產業在本地集聚。同時,在產品銷售過程中,還會產生結算和物流等環節。比如,產品在全球銷售、在全國銷售,就會使得與結算、物流相關聯的各種服務型企業集聚扎堆,圍繞著制造業集群來布局產業鏈。這種集群背后往往是各大企業集團的銷售中心和利潤中心的聚集,是價值鏈的整合,是地方稅收的重要源泉,理應全力爭取過來。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不僅建立了極為豐富的消費品市場和生產資料市場,像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生產要素市場也得以發育并茁壯成長。與商品市場中有千千萬萬的品種、規格、性能的商品不同,要素市場一般品種相對單一,場所或平臺相對集中,一般具有資源優化配置功能、維護市場秩序功能、集中競價功能、資金樞紐功能和大數據匯集功能。
成功的要素市場前提是能夠在業態上做到三個集聚:一是交易量的集聚能力,往往能集聚區域性或全國性80%以上的相關要素交易資源。二是交易會員單位、中介機構等各類企業的歸集和集聚。三是物流通訊的樞紐集聚功能。作為一個成功的要素市場,理應有完善的通信基礎設施以支撐這個要素市場的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的樞紐條件。基于此,要素市場的效率往往決定了一個經濟體的運行效率,成為國家和國家之間、地區和地區之間競爭的核心能力體現。
相比較于普通經濟體,那些擁有全球要素市場影響力的經濟體競爭優勢更為突出。
由于種種原因,要素市場在運行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行政干預過多、市場化運作不暢、資源配置效率不高等問題。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提出的許多措施屬于生財型、聚財型和資源優化配置型改革,是培育區域經濟發展新動力的重要舉措。
事實上,疫情下的發展,除了在需求側進行逆周期調控外,很重要的是要在供給側方面下功夫。而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的市場化配置都是供給側方面重大改革。
但凡要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定是基礎性制度的改革,一定是體制機制性的改革,會帶來每年萬億級的紅利。在當下地方經濟增長和財政收入因疫情而大幅受挫的背景下,這種不花錢或少花錢卻又能帶來巨量紅利的改革顯得尤為珍貴,不僅符合經濟社會實際,也有利于復工復產、激發企業活力、重啟經濟循環。有關地方應抓緊抓好這方面改革的落地工作。
比如,針對土地要素,文件提出“深化產業用地市場化配置改革”等,這些措施不僅有利于城市盤活現有利用低效的工業用地,促進騰籠換鳥、轉型升級,還有利于降低企業用地成本。再如,針對勞動力要素,文件提出“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不僅將直接改善進城農民工待遇、促進農民工變市民,還有利于在現有基礎上延長有效勞動時間,增加勞動供給,釋放潛在人口紅利。落實好這些措施,有利于提升要素流動性,有利于引導各類要素協同向先進生產力集聚,為區域發展增添新的活力和動力。
疫情之下,廣大企業承受重壓,需要各地及時出臺措施親商安商,幫助企業過難關。從長遠看,打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仍是各地方工作的共同任務。
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盡管疫情在全世界蔓延給全球經濟帶來嚴重沖擊,但經濟全球化的歷史大勢不會改變,中國深化改革開放的決心和方向不會改變,在非常時期各地擴大對外開放的步伐也不會改變。接下來,對外開放的廣度、深度和高度都將有進一步提升,集中體現在自貿區有望擴面提質、服務業進一步擴大開放和以數字經濟引領經貿規則制定等方面。對此,有條件的地方應結合自身實際,積極爭取先行先試的政策支持,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為中國進一步開放探索經驗。
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在地方政府層面,應按照競爭中性、同等待遇的原則公平對待各類企業。盡管這在認識上容易統一,但實際操作中往往千差萬別,疫情之下政府機構更應在辦事細節上付諸實踐,全面落實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以規則公平確保競爭公平。誰在這方面率先塑造出公平信譽,誰將贏得下一輪資本競爭的青睞。此外,還要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當前大國之中,唯有中國成功控制住了疫情,發達國家一些創新成果希望能到中國進行轉化,以收獲中國龐大的國內市場帶來的產業效益。那些知識產權保護有力的地方將是吸引這類成果落地轉化的首選。
打造便利化營商環境。采取多種措施降低各類隱性制度成本和顯性成本如物流成本:一是加快將鐵路引入規模以上開發區,打通鐵路運輸最后一公里;二是發展公鐵、水鐵和空鐵無縫對接的多式聯運;三是優化企業園區布局,促進產業在空間上集聚,節約上下游運輸成本。要采取措施將這些年投入巨資建設的鐵路、高速公路、港口機場的綜合效率發揮出來,以更為便利的運輸體系將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由15%降到10%以內。
如果把上述幾方面工作做好,區域經濟的營商環境將得到極大改善。無論國際環境如何變化,本地區的競爭力、軟實力和創新活力都將持續存在。
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結合實際工作,著重匯聚和用好三類人才:
一是培養和選拔務實專業、講黨性、肯擔當的黨政人才。需要地方主要負責人帶頭形成真抓實干的氛圍,營造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選人用人導向,還要加強培訓和培養,豐富和完善黨政人才的年齡結構和能力結構,以備發展之需。我們既需要懂得城市管理“繡花”功夫的專業人才,也需要善于在地區競爭中捕捉機遇的戰略人才,還需要能有效把握科技和產業革命大勢、積極應用最新科技成果提高區域經濟發展效能的高層次人才。
二是引進或培養敢冒風險、敢打敢拼的優秀企業家人才。企業家是產業發展的核心靈魂。一個地方要在發展中占據優勢,團結和招引一批優秀企業家人才來本地發展是不二法門。這里就涉及如何有效招商安商親商,建立“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其中,招商的關鍵是要研究這些企業家及其產業短板,以己所長、補其所短。安商的關鍵是要信守承諾,不能前任承諾的現任就不管,更不能做“開門招商、關門打狗”的事。親商的關鍵是在確保“清”的前提下保持與企業家的熱絡度,隨時掌握產業發展新動向,及時解決面臨的問題。
三是健全高層次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的體制機制。近年來,關于科技成果轉化方面的體制機制改革持續推進。特別是最近兩年,成果發明人享有股權比例可以達到50%甚至75%,極大地釋放了廣大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熱情。但僅僅這樣還不夠。因為能搞出“0—1”的不一定搞得出“1—100”,基礎創新的設計發明人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人、生產工藝轉化者、生產制造組織者是完全不同體系的人才。術業有專攻,給予這些科研人才過多的股份、過強的激勵,反而制約了其他參與主體的積極性,不利于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我們應學習借鑒發達國家經驗,理順產業轉化有關機制設計,把科研機構、研發人員、科技企業三方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以加速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文章來源|瞭望
(公眾號ID:OutlookWeekly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