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gress id="rrndj"></progress>
    <rp id="rrndj"></rp><rp id="rrndj"></rp>
    <rp id="rrndj"><nav id="rrndj"><input id="rrndj"></input></nav></rp>

    <progress id="rrndj"><i id="rrndj"><sub id="rrndj"></sub></i></progress>
    掃碼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

    《互聯網+商業健康險白皮書(2019)》連載之二: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2020-03-27




    追溯近年來的政策發現,政府在商業健康險領域給予高度重視,并對商業健康險的發展提出要求和指導。2014 年 10 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發展商業健康保險的若干意見》,明確了商業健康保險在我國建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并對商業健康保險的發展路徑給予全面指導,要求到 2020 年,基本建立市場體系完備、產品形態豐富、經營誠信規范的現代商業健康保險服務業。2016 年 10 月頒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指出,到 2030 年,現代商業健康保險服務業進一步發展,商業健康保險賠付支出占衛生總費用比重顯著提高。根據原衛計委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2003 年到 2013 年,我國居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癥等慢性病患病率從 12.33% 增加到了 24.52%,因慢性病死亡的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 86.6%,該數字也在持續增加。

    依托頂層政策支持,科技驅動商業健康險數字化轉型升級。互聯網健康險規模保費從 2015 年的 10.3 億元增長至 2018 年的 122.9 億元,3 年間增長超 11 倍。疫情期間,互聯網商業健康險企業紛紛出資出力,推出疫情特制產品,互聯網平臺成為健康險重要的流量來源。據水滴保險商城數據顯示,2020 年 1 月和 2 月的新單年化保費收入超過 22 億元,同比增長超過 6 倍。


    發展歷程

    我國商業健康險起步較晚,互聯網在商業健康險領域的應用基本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萌芽階段:商業健康險供求水平較低,互聯網還未進入中國。

    1982 年,我國達成了第一筆商業健康險,一直到 1994 年,我國商業健康險的發展一直處于萌芽階段。從供給端來看,這一時期的保險產品以財險壽險為主,商業健康險也主要是費用性保險產品,保險責任單一,保障水平有限。保險機構也僅僅將商業健康險定位在附加產品上,并沒有將其作為一個獨立分支進行經營。從需求端來看,雖然改革開放后人均收入和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風險意識普遍較為薄弱,在醫療保險之外購買商業健康保險的需求不足。

    (2)迅速發展階段:商業健康險逐步回歸到健康保障功能,互聯網進入中國后飛速發展。

    1994 年到 2004 年,這一階段商業健康險發展迅速,逐步回歸到健康保障功能,但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1993 年十四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要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發展商業性保險業作為社會保險的補充,這為商業健康險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保證。1998 年國務院頒發了《國務院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 [1998] 44 號),全面推行社會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改革。新老醫療制度的過渡為健康險的發展提供巨大的空間。2002 年,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進行了修改,規定財險公司經監管機構核定,可經營意外傷害險和短期健康險業務。這進一步擴大了健康險承保機構的范圍。

    從需求端來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居民保健意識增強。同時,由于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醫保制度本身的弊端也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多的居民開始在基本醫療保險之外購買補充醫療保險。

    在供給端,商業健康險的種類更為豐富,各種類型的健康險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但只有重疾險的發展較為完善。商業健康險的經營仍然不夠專業化,在核保、理賠方面仍然參照壽險進行。就互聯網發展而言,自 1994 年中國正式接入因特網之后,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并且不斷向其他產業領域迅速擴散,“互聯網+”這種新型商業模式激發出了許多傳統行業的活力,但主要集中在零售、金融等領域,向保險行業的滲透較為緩慢。

    (3)專業化發展階段:互聯網重構中國健康保險市場,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

    2004 年至今,商業健康險的發展步入了專業化發展階段,存在較大發展空間。2003 年底,中國保監會頒布《關于加快健康保險發展的指導意見》,以正式文件形式鼓勵保險公司推進健康保險專業化經營。2006 年 6 月,國務院下發的《國務院關于保險業改革的若干意見》(國發 [2006] 23 號)中明確指出,商業保險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并要求加強對專業健康保險公司等專業公司的扶持力度,促進商業健康保險的發展。自 2014 年以來,商業健康險保費收入連年增長,基本形成了以專業健康保險、壽險、財險公司共同承保的市場格局,但專業健康險公司數量較少、規模較小。

    2016 年,“保險姓?!钡谋O管導向使市場規模增速迅速放緩,但是目前商業健康險的發展仍和“新醫改”中的政策定位之間存在差距,難以滿足居民對多層次醫療市場的需求。同時,市場上商業健康險產品之間的同質性較高,重疾險占據了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高額醫療費用保險、收入損失保險、長期護理保險以及專業醫療服務等市場占比較小,我國醫保人群覆蓋率高,但是醫療費用由個人支付的比例高達 35%,保障力度不足。商業健康險雖然可以緩解個人醫療費用壓力,但就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在整個醫療保障體系中,商業健康險仍只是起到輔助、補充的作用。

    此外,由于中國特有的醫療體制,保險機構在健康服務產業鏈中的話語權較弱,只能進行事后管理,難以進行事前干預和管控?;ヂ摼W作為一種信息技術能夠解決保險機構、支付方和醫院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降低保險機構獲得信息的成本,提高經營效率。2016 年 6 月國務院下發了《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 2017 年要基本實現跨部門健康醫療數據資源共享共用格局,到 2020 年建成國家級開放應用平臺,數據融合應用取得明顯呈現。2018 年 7 月,中保協在《中國商業健康保險問題研究及政策建議課題報告》中指出,我國商業健康保險發展面臨的最大困境是缺乏與醫療服務方的風險共擔、利益均衡、信息共享的合作機制。

    目前,互聯網健康險管理平臺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主流互聯網公司通過運用自己的已有的流量打造平臺,二是傳統保險機構自建平臺,三是新興的第三方保險展業平臺。通過數字化改革,不僅能解決傳統模式下商業健康險賠付周期長、體驗差的傳統局面,還能充分挖掘客戶需求實行精準營銷。


    行業集中度分析

    從主營業務角度來看,開展互聯網健康險產品業務的企業涵蓋財險公司、壽險公司、健康險專營公司等。與我國保險業整體競爭格局相似,商業健康險行業呈現高度集中化趨勢。其中健康險保費收入高于 800 億的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為第一梯隊,2018 年中國人壽健康險保費收入達 836.1 億元,中國平安長期健康險保費收入達 901.1 億元,兩者合計保費收入達 1737.1 億元,市場份額占比高達 31.9%。而我國四大上市險企中,除中國平安和中國人壽領跑健康險市場外,新華保險和中國太保健康險保費收入也分別達到 425.7 億元和 330.1 億元,過百億規模。中國人壽健康險業務增長速度分別為 23.5%、36.1%、36.2%、59.9%,增長速度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1]。雖然互聯網業務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小險企解決線下渠道鋪設不足、品牌影響力弱的痛點,通過線上精準營銷、推出高性價比產品等方式獲得發展空間,但整體而言當下互聯網健康險行業仍然馬太效應顯著,大型老牌險企優勢明顯,具體表現為:

    (1)大型險企的業務協同和規模效應顯著

    大型險企大多已有相對成熟的財產險、壽險業務,在進入健康險這一新領域后可以通過客戶分享、交叉銷售等方式快速在健康險市場占據優勢,內部協同效應好。例如中國平安,旗下平安健康、平安人壽、平安養老、平安財險等子公司均有涉及健康險業務,母公司可通過關聯交易、資源配置實現業務間協同發展,集團化經營優勢明顯。同時,大型險企對上下游銷售渠道、后端服務提供商議價能力可觀,且自有銷售渠道、運營團隊、服務團隊建設已相對成熟,在運營中可有效攤薄成本,規模效應顯著。

    (2)大型險企具有較強的品牌影響力

    保險產品具有保障性和投資性,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仍會著重考慮對應險企的口碑和實力,已在市場上占據優勢的大型險企推出的產品更受市場歡迎,品牌帶來的產品溢價高。中小險企為拉動保費規模增長往往通過降低費率、提高保障金額來提高產品的性價比,盈利水平低;或采用風險傾向大的投資策略,以通過更高的投資回報率推動盈利增長。長期來看中小險企面臨的經營及投資風險和可持續性挑戰將制約其發展。

    (3)大型險企科技投入力度可觀

    隨著保險行業發展的整體成熟,保險科技的運用成為健康險行業獲得超平均水平發展的關鍵。人保、平安等大型險企通過資本優勢在各保險科技如基因技術、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互聯網與移動技術等方面的自建和合作都有較大的投入,并在業務鏈條的各環節都實現了一定的應用,技術先進性上處于前列。中小險企往往難以大規模地進行全流程的技術基礎建設,與第三方技術服務商合作時缺少議價能力,對其整體運營帶來壓力。


    健康險專營公司發展現狀

    截至 2019 年 10 月,我國健康險專營公司共有七家,各公司基本情況如下 [2]

    表 1 國內健康險專營公司經營情況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從以上數據可看出,盡管 2018 年專業健康險公司在保費收入上大多有明顯增長,其盈利水平仍然堪憂,而盈利上的表現不佳或與其高綜合賠付率有關。

    目前實現盈利的人保健康和平安健康分別背靠人保集團和平安集團,集團一體化運作優勢明顯,通過子公司間業務協同、關聯交易實現較好的經營效益,交易形式包括有提供健康管理服務、提供銷售代理服務、資產委托管理等。人保健康在 2018 年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 148 億元,負增長 23.1%,雖較 17 年有所下降,其保費收入水平仍遠超同類公司,市場規模占比大。在盈利情況上,人保健康 2018 年利潤總額突破兩千萬,增長率 210.2%,盈利增長迅猛;其中承保虧損 8 億,體現了人保健康在保險業務盈利能力仍不足,目前主要靠投資利潤彌補承保出現的虧損并實現盈利。在風險賠付上,人保健康 86.3% 的綜合賠付率在行業中也處于較高水平,對其保險業務盈利能力將形成制約,同時綜合其盈利情況來看,人保健康在經營費用控制上表現較好,或與其他集團子公司的業務關聯合作有關。平安健康雖在保費收入上弱于人保健康,但其在盈利及成長性上表現良好。2018 年平安健康實現 103.2% 的保費增長和 76.2% 的利潤增長,成長性表現突出。平安健康在利潤總額實現 3.19 億元,但在承保利潤上也處于虧損狀態。此外,與同類公司相比,平安健康 47.1% 的綜合賠付率體現了其在風險控制上的相對優勢。

    在剩余四家專業健康險中,截至 2018 年第四季度昆侖健康表現欠佳,2018 年虧損過 7 億元,同時存在承保虧損和投資虧損,風險綜合評級也是同類公司中唯一評定為 B 級的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處于較低水平。對此,昆侖健康 2018 年解釋為公司業務發展、投資資產規模變化等因素影響所致。而其余的 3 家險企都存在綜合賠付率較高的問題,盡管保費收入增長迅猛(除去 2018 年成立的瑞華健康),在盈利水平上仍有不足。另外注意到,以上四家險企都有推出百萬醫療產品,包括昆侖健康的“健康 e 生尊享醫療保險”、復星聯合健康的“和睦醫療保險”、太保安聯的“個人百萬醫療保險”和瑞華健康的“個人醫療保險”等,其中復星聯合健康的“和睦醫療保險”更是復星聯合健康 2018 年保費收入居前五位的保險產品之一。在持續虧損的經營狀況下,依靠低保費高保額吸引消費者的百萬醫療產品雖有助于各專業健康險公司更快速地擴大業務規模、提高市場占比,但也將進一步加重各險企的盈利壓力。



    行業發展趨勢

    健康險人才線上化流動,市場進一步細分下沉。各大險企先后布局互聯網健康險市場,一些互聯網平臺也逐步涉入保險中介市場,行業運營模式趨于數字化、流量化。在行業模式發生轉變的同時,人才發展也將適應新規則,形成線上流動趨勢。近期,眾安保險原高級副總裁兼健康險事業部總經理曾卓加盟美團,國壽財險的高管尹銘轉向螞蟻金服保險事業群,平安高管尚教研出任微保副總裁等等,大批高管跳槽到互聯網平臺。在健康險流量紅利的一段時間內,更多的線上客戶被挖掘,將有更多的從業人才流向線上渠道。基于線上渠道優勢,健康險產品輻射的市場范圍選擇空間更大。當前很多險企市場對象主要為一二線城市白領,借助線上渠道,險企可基于用戶偏好和行為習慣特點,按照客戶收入和支出結構特點,劃分不同的需求層次,設計多元化產品,以個性化投放方式,吸引三四線城市流量。

    健康險企業協同智慧醫療產品構建一體化服務體系。2019 年 11 月,銀保監會發布新版《健康保險管理辦法》較之以往新增了健康服務部分內容,辦法肯定了保險公司可以將產品與健康管理服務結合,提出險企提供健康管理服務成本計費方式,鼓勵險企與醫療機構合作進行風險管控。在市場競爭和政策體系的推動下,健康險產品服務內容逐漸豐富。未來健康險產品將從單一賠付功能延伸至院前、院中和院后增值服務,協同在線診療平臺、醫藥電商平臺、健康管理平臺,不只是為了增量,也是出于風險管控和提升用戶體驗的目的。而企業競爭力的影響因素也將由傳統風險管理能力擴展至醫療資源和醫療服務能力等,形成健康險良性生態圈。

    信息技術與健康險業務深度融合,產業精細化、智能化、個性化發展。限于技術成熟度和數據應用壁壘因素,信息技術對健康險業務的推動作用目前不夠深入,以平臺性營銷為主,其他輔助服務淺于形式,未能達到深度融合。疫情期間互聯網健康險產品迎來突破性發展,是否能轉化為長期購買力仍需優化提升產品價值。未來健康險業務可以利用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實時監控用戶健康數據,實時進行健康干預,為用戶設定健康計劃優化其生活方式,降低索賠成本;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來預測分析投保人對疾病的易感性,評價管理患者依從性,為其定制個性化產品;基于區塊鏈技術,以不可篡改、授權登錄的方式存儲、共享數據,提升運營效率和數據安全性。



    [1] 數據來源:各險企 2018 年年報 ↑

    [2] 數據來源:各險企 2018 年報及 2018 第 4 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綜合賠付率計算方法參照郭振華《保險公司經營分析:基于財務報告》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_在线观看中文字幕日韩_中文字幕免费日韩不卡_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 <progress id="rrndj"></progress>
    <rp id="rrndj"></rp><rp id="rrndj"></rp>
    <rp id="rrndj"><nav id="rrndj"><input id="rrndj"></input></nav></rp>

    <progress id="rrndj"><i id="rrndj"><sub id="rrndj"></sub></i></pro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