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gress id="rrndj"></progress>
    <rp id="rrndj"></rp><rp id="rrndj"></rp>
    <rp id="rrndj"><nav id="rrndj"><input id="rrndj"></input></nav></rp>

    <progress id="rrndj"><i id="rrndj"><sub id="rrndj"></sub></i></progress>
    掃碼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

    疫情下的“新基建”與產業轉型升級

    2020-03-22





    文/溫建功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



    摘要:

    自從 2018 年 12 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下簡稱“新基建”)已經逐步成為社會熱點;尤其今年年初在疫情的影響下,新基建被視為是對沖備受疫情影響的經濟、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發力數字經濟的重要支撐手段,廣受關注。



    01
    新基建之“新”


    新基建這一概念,在 2018 年第一次被提及之后,2019 年兩會就被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2020 年以來,新基建不斷的出現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等會議中,表明了國家對新基建的極度重視。同時,各省市出臺的 2020 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也針對新基建做了部署。據中國擬在建項目網統計,按照目前公開發布的數據,全國 31 個省市自治區 2020 年重點建設項目中:22 個省總項目數量約 1.43 萬項,15 個省項目總投資額約 37 萬億,16 個省 2020 年計劃投資額 6.57 萬億。基建投資仍是各地投資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江蘇、江西、上海、浙江、廣東等省市對城際軌道、高鐵、新型信息通信等新基建方向格外重視。 [1]
    關于新基建的具體定義,目前較為廣泛采取的說法是央視中文國際頻道 3 月初的“‘新基建’七大領域涉及諸多產業鏈”的報道,報道中提出: 新基建指發力于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含 5G 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領域(見下圖) 。其中,5G 基建、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領域正是數字經濟需要的重點發展領域。

    △ 央視報道截圖


    與傳統的“鐵公基”基礎設施建設不同,新基建將關注點放在了高新技術和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上,新基建的“新”就體現在發力于科技端,充滿科技創新加持。新基建就是對數字社會的基礎設施建設,正如傳統基建之于工業經濟時代,新基建服務于數字經濟時代,是適應未來數字化社會變革的設施基礎。新基建不代表著對傳統基建的完全替代,一方面,新基建離不開傳統基建的助力,5G 通信的建設就是在已有的通信網路的基礎之上做到建設;另一方面,新基建可以與傳統基建進行深度融合,發揮新技術、新方法的優勢,例如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是傳統鐵路建設與數字化、智能化的深度融合和提升。


    02
    疫情加劇了對新基建的“需求”


    新基建成為我國政府對沖疫情負面影響的重要選擇

    推進新基建,是應對疫情沖擊和確保我國經濟穩定運行的現實需要。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疊加此前中美貿易戰等的不利因素,對我國經濟下行帶來很大壓力。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此次消費和進出口備受打擊,對于投資來說,選擇以基礎設施建設為目標的投資,發揮穩定經濟的重要作用,成為了政策的選擇方向,這也使得我國多個省市在疫情前后密集發布重點項目投資計劃,來提振信心,發力基礎設施建設。
    我國在過去幾十年間加強投資,在多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取得了巨大發展。 進入 21 世紀,我國出臺了《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推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網絡強國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并針對多個高新技術領域和信息化領域分別制定了發展規劃和實施意見。同時,國外發達國家高度重視諸如 5G、智能制造、AI、產業互聯網等多個科技領域的建設,期望在數字經濟時代中占有有利位置,因此我國發力新基建,也是提升我國信息化發展水平和數字經濟時代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此次疫情在全球的肆虐,給我國和全球經濟的發展都蒙上了一層陰影,新基建將會成為重要曙光。恒大研究院經濟學家任澤平發文指出,對沖疫情和經濟下行的最簡單有效的方法還是新基建,短期有助于擴大需求、穩增長、穩就業,長期有助于釋放中國經濟增長潛力,提升長期競爭力。[2] 新基建瞄準的七大新領域,正是我國邁向數字經濟時代急需建設發展的基礎領域。在新基建的投資發展上,一方面做好對傳統基建領域的補齊,比如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等領域,另一方面新基建領域要服務于新的發展方向,例如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領域。當前我國境內的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接下來重點就要放在恢復生產,開展經濟建設上面,新基建等基礎設施投資計劃的出臺,短期對提振發展信心有積極意義。

    疫情促使新基建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需求

    疫情使得線上業務獲得發展,新技術手段得到廣泛應用,擴大了對新基建的需求。 在此次疫情期間,很多線下業務轉到線上,線上業務獲得迅速發展。在線教育、在線辦公、在線文娛、在線醫療等線上產業爆紅,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線上經濟在一定程度上緩沖了疫情對產業發展的短期負面影響。在線業務能夠迅速成長得益于我國已有的較為完備的數字基礎設施。疫情期間,數字基礎設施在產業開展線上業務中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例如疫情期間大力發展的線上教育、線上辦公等業務,面對著短時間內巨大的訪問量沖擊和持續的數據服務,這背后就是眾多的我國企業數據中心的全面支持。另外,新技術也在防疫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應用。眾多新技術、新方法的快速應用,使得防控疫情、恢復生產等方面的效率大大提高,例如在疫情防控期間大顯身手的智能配送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無人機、5G 通信技術等。疫情期間線上業務的迅速發展、新技術手段的應用,無不需要數字基礎設施的巨大支撐力量,新基建會大大提升我國數字基礎設施水平,滿足更多業務和新技術的需求。
    疫情讓企業意識到數字化、智能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對新基建提出了新的需求。 疫情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創造了契機,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是從理念到工具的全面轉型。疫情期間眾多企業紛紛在數字化平臺上架起企業管理和業務,將業務由線下開展到線上,探索企業的數字化管理與運營,探索企業的線上業務開展。眾多制造業企業也在疫情期間,努力采取措施降低人力依賴,提升數字化水平,努力在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等方向發力。疫情為企業植入了數字化產業轉型升級思維,在疫情結束后,新基建將會成為眾多企業關注重點,產業對于新基建的需求也會逐步升溫。

    03
    新基建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


    新基建助力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為數字經濟發展和產業數字化轉型奠定基礎。 騰訊研究院的《數字經濟:中國創新增長新動能》一書將 數字基礎設施 定義為: 不僅僅包括傳統的信息基礎設施,如高速寬帶網絡、IP 地址(互聯網協議地址)、域名等網絡基礎設施,還包括鐵路、公路、水運、電力等傳統基礎設施的數字化過程 。 [3]  新基建實施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建設、不斷完善數字基礎設施的過程。 數字經濟時代的重要技術組成,例如: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智能制造等,均離不開數字基礎設施的支撐作用,例如大數據、云計算等就離不開數據中心的持續投資和建設。同時,新基建在投資建設過程中將發揮帶動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客觀上促進了線上業務的發展,加速了傳統產業借助新基建開展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工作進度,例如產業鏈云平臺對傳統供應鏈的數字化改造,使得供應鏈的采購、物流、銷售等多環節協調發展,構建起了一個基于數字化的供應鏈新生態。
    隨著新基建的逐步開展和落地應用,新業態和新業務模式將不斷涌現。 21 世紀初的互聯網信息時代的崛起,逐步帶動了一大批相關產業的出現,電子游戲、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正是在這個時候逐步出現并得到完善;而在數字經濟時代,新基建及“區物大智云”等數字經濟的核心技術,同樣會給產業帶來深刻影響,例如云計算與 5G 通信技術的結合,形成更高性能、更低延遲的“云電腦”、“云手機”,在電子游戲、VR 與 AR 應用、大數據處理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未來新基建的逐步深入,將會把新數字技術和設施帶入到其他領域,例如制造業的發展與新基建結合,驅動制造業產生變革,推動制造業的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等新模式和新業態發展。類似于互聯網+相關產業的發展,新基建未來也會逐步形成“新基建+”的模式,在制造業、交通運輸等領域形成新業態。

    新基建將發揮直接和間接經濟帶動作用。新基建投資和建設,一方面會對新基建自身所在的領域有巨大的投資拉動,另一方面則在之后拉動與新基建七大領域相關產業上下游企業、軟硬件企業等的發展,帶動多個產業鏈的轉型和提升,最終服務于數字經濟的發展壯大。以 5G 通信為例,據中國信通院預測,到 2025 年 5G 網絡建設投資累計將達到 1.2 萬億元,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以及各行業應用投資累計將超過 3.5 萬億元,預計 2020-2025 年,5G 商用將帶動 1.8 萬億元的移動數據流量消費、2 萬億的信息服務消費和 4.3 萬億元的終端消費。[4]

    新基建在大數據中心等方向發力,為我國數據產業和數字經濟總量帶來紅利。以大數據中心為例,其在數字經濟時代備受關注,據工信部特聘專家孫會封表示:2019 年我國數據中心數量大約有 7.4 萬個,約占全球數據中心總量的 23%。[5] 新基建的發展,將對產業鏈上下游均產生拉動作用,產業鏈上游的軟硬件供應商、基建供應商,產業鏈下游的各類數據產業等等,均會在數據中心的增長中收益。2019 年我國大數據中心的市場規模達到 1560.8 億元,同比增長 27.1%,[6] 同時因疫情影響,各產業對大數據中心等數字基建的需求愈發強烈,預計到 2025 年,我國大數據中心的市場規模將達到 5800 億元,年增長率近 30%,與之緊密相關的數字產業,包括電子信息制造業、電信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行業等,都會獲得快速發展。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數字經濟與就業白皮書(2019年)》,我國2018年數字產業化規模為 6.4 萬億元,在數字經濟中占比為 20.49%。[7] 結合以上數據和分析,考慮到全球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預計 2025 年,我國數字產業化規模將達到 15 萬億,我國整體數字經濟規模將近 80 萬億元。

    疫情客觀上增加了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對于新基建的需求。放眼全球,當前我國與發達國家還存在著數字鴻溝,新基建是未來我國針對數字社會的重要布局,短期來看是中國最近幾年發展的強心劑、讓大家在疫情期對中國經濟仍然充滿信心和希望;長期來看,各個產業要基于這些基礎設施加速轉型發展、布局全球的產業新生態。[8]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會逐步成為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成為面向未來數字經濟時代發展的基石。



    溫建功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本科,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研究員,主要從事產業轉型、產業規劃、區塊鏈應用等領域研究。



    參考文獻


    [1] 中國擬在建項目網. 總投資額37萬億!2020年各省重點項目清單最全匯總. [EB/OL]. http://www.bhi.com.cn/sector/Detail.aspx?id=28654163. 2020-03-17/2020-03-17.
    [2] 任澤平.全球大瘟疫、金融海嘯和新基建[EB/OL].
    https://finance.sina.cn/china/gncj/2020-03-01/detail-iimxyqvz6999889.d.html?from=wap. 2020-03-01/2020-03-17.
    [3] 騰訊研究院.《數字經濟:中國創新增長新動能》.中信出版社
    [4] 中國新聞網. 中國信通院:預計到2025年5G網絡投資累計達1.2萬億元. [EB/O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0240592933052010&wfr=spider&for=pc. 2020-03-04/2020-03-17.
    [5] 21世紀經濟報道. 首入“新基建”:中國數據中心7.4萬個約占全球四分之一,規劃在建320個. [EB/OL].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relnews/hk/2020-03-15/doc-iimxxstf9190978.shtml 2020-03-15/2020-03-17.
    [6] 中國電子網. 2019第六屆中國國際大數據大會發布《2019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報告》. [EB/OL]. https://www.21ic.com/iot/smart/data/201912/925587.htm. 2019-12-13/2020-03-17.
    [7]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字經濟與就業白皮書(2019年)》.2019-04
    [8] 朱巖. 疫情下的數字經濟與產業轉型新機遇.[EB/OL]. https://mp.weixin.qq.com/s/1wXGeZe6u9t5gNVB5fa7MQ. 2020-03-15/2020-03-17.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_在线观看中文字幕日韩_中文字幕免费日韩不卡_99V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 <progress id="rrndj"></progress>
    <rp id="rrndj"></rp><rp id="rrndj"></rp>
    <rp id="rrndj"><nav id="rrndj"><input id="rrndj"></input></nav></rp>

    <progress id="rrndj"><i id="rrndj"><sub id="rrndj"></sub></i></pro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