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朱巖 馬傳兵
朱巖|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馬傳兵|中華女子學院管理學院教師,經濟學博士、博士后
為了探討數字技術助力特色農產品品牌價值提升的可能性,綜合運用供求理論、信息不對稱理論和勞動價值規律理論,通過研究發現,利用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實現特色農產品數據從生產到銷售全鏈條追蹤,相當于創造了一個完全信息市場,造假者難以生存,產品品質得到保障,品牌價值提升,生產者可以獲得超額收益。區塊鏈等數字技術使數據成為一種社會性生產要素,全過程參與價值創造和價值實現,是特色農產品提升品牌價值的技術性保障條件。因此,以特色農產品為切入點,推動農業數字化轉型,提升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價值和產品價格,不斷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逐步縮減工農剪刀差,在理論上具有可行性。
關鍵詞:數字經濟;特色農產品;價值;超額收益;生產要素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朱巖教授提出,如果利用區塊鏈技術,對一些特色農產品進行數字化賦能,使特色農產品在種植、運輸、加工、儲藏和銷售等全鏈條多環節都可以溯源,保證特色農產品各種信息的真實有效性,確保產品品質,使特色農產品能夠區別于一般的農產品,從而在市場上能夠以較高的價格進行銷售,增加農民收入。本文擬在此觀點的基礎上,綜合利用供求理論、信息不對稱理論和勞動價值規律理論,通過比較分析對數字技術條件下特色農產品獲取超額收益的可能性進行分析,探討數字經濟時代提高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價值和產品價格并最終提高農民收入水平的可行性。
傳統工業時代特色農產品一般比其它的產品具有稀缺性,供給數量較少,而產品總需求較大,導致特色農產品的價格會比一般農產品的價格要高,種植特色農產品的收益要高于一般農產品。這就會吸引一些造假者進入特色農產品市場,引起供給量的增加,產品價格下降,最終導致特色農產品真假難辨,農民利益受損,種植的積極性受到打擊,高品質特色農產品的供給更為稀缺,假貨盛行。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用圖 1 來表示:
△ 圖1 傳統工業時代特色農產品供求(彈性一致)關系變動圖
(一)假設需求曲線一致,供給曲線彈性一致
在不考慮農產品價格彈性的情況下,假設需求曲線是一致的,也就是特色農產品和一般農產品的需求曲線是一樣的,供給曲線彈性也是一致的,但是一般農產品的供給要比特色農產品的供給要多,因此一般供給曲線位于特色農產品的下方,也就是 S2 的位置,S1 是特色農產品的供給曲線。在需求曲線不變的情況下,所形成的均衡點,分別為 E1 和 E2,所對應的市場價格是 P1 和 P2, P1 明顯高于 P2,因此對于農戶來說,保持同等產量,價格越高所獲取的收益就越大。在這種情況下生產特色農產品所獲取的收益明顯要高于一般農產品的生產收入,即 Q0 所對應的產量,在不同價格水平下,所獲得的收益是不一樣的,因為 P1>P2,所以 P1Q0>P2Q0。
這會吸引造假者進入,導致特色農產品的供給曲線右移,供給增加,特色農產品的價格由 P1 下降為 P1’,同等產量情況下,農戶的收益比原來下降,差額為 P1-P1’ 乘以產量 Q0,即如圖長方形 P1NMP1’ 的面積。但是特色農產品的價格往往是高于一般農產品的價格,所以即使價格下降為 P1’,P1’ 也仍然高于 P2,造假者仍然比生產一般農產品所獲得的收益要高。因為,P1’>P2,所以,P1’Q0>P2Q0。
對于真正生產特色農產品的農戶來說,在 P1’ 不具有優勢,所獲取的收益不僅比以往要低,而且與造假者相比,在生產成本上處于競爭劣勢。但只要還有利潤,特色農產品生產者會繼續生產,直到只能獲得社會平均利潤,超額利潤為零。超額利潤是特色農產品品牌價值的體現,是消費者愿意支付更高價格獲取更高消費體驗的一種回饋,是產品價格遠高于產品價值所獲得的。超額利潤為零,那么也就意味著產品品牌價值為零。造假者由于成本較低,仍然可以獲得超額利潤,這是低成本劣質產品或者假貨按照市場價格銷售獲取的收益,而不是品牌價值的體現。品牌價值建立在高品質產品基礎之上。
一般農產品的價格為 P2,按照 P1’ 銷售,仍然可以獲得超額利潤,如圖 1 長方形 MFP2P1’ 的面積,真正的特色農產品生產者只能獲得平均利潤。因此,特色農產品的新的均衡點為 E1’,低于這個位置,生產者會出現虧損,退出市場,而造假者仍然動力十足,留存于市場。新的均衡點 E1’ 就是特色農產品的社會平均價值 V 所在,也是特色農產品的成本所在,按照 P1’ 進行銷售,特色農產品生產者只能獲得社會平均利潤,現實情況下甚至會虧損。在此背景下,假貨橫行,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價值難以得到體現。
這種假設比較接近市場的真實情況。通常情況下,一般農產品如稻谷,它的需求彈性是缺乏的,價格的升降對需求影響不大。對于個體農戶而言,他們是價格的接受者。因此個體需求曲線表現為一條水平線;總的需求曲線也相對比較平緩,即使價格上升或者下降,總需求不會發生大的變動。供給彈性相對于需求曲線較大,價格高則供給產量會增加較多;價格低則供給產量會減少更多
[1]937
。
農產品的生產特性決定了在當年的總供給是一定的,并不能無限增加。所以考慮到跨年度的供給,一般性農產品的動態曲線,是一個蛛網模型,價格變動比較大。今年產品豐收,供給增加,就會導致價格下降。第二年則會減少供給,導致產品價格上升。因此長期來看,一般性農產品的價格和產量一般會波動比較大,最終形成一個蛛網模型。
由此看,圖 1 的模型是成立的,只不過特色農產品和一般性農產品的供給彈性會有些差異。特色農產品一般屬于經濟作物,具有特殊性和差異性,價格敏感度較高,彈性較大。因此供給曲線 S1 和 S2 不是平行的,我們可以把圖形修正為如下圖 2。S1 和 D1 分別是特色農產品的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二者在 E1 點達成均衡,所對應的社會均衡產量是 Q1,均衡價格是 P1;S2 和 D2 分別是一般農產品的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所達成的均衡點 E2,所對應的均衡產量是 Q2 和均衡價格 P2, P2 小于 P1。因此對于一般農戶來說,保持同等產量 Q0,在 P1 所獲得的收益遠大于 P2。因為 P1>P2,所以 P1Q0>P2Q0。
△ 圖2 傳統工業時代特色農產品供求(彈性不一致)關系變動圖
對于特色農產品的生產者來說,在價格 P1 處可以獲得超額利潤。這會吸引那些造假者進入特色農產品市場,導致特色農產品的供給增加,供給曲線右移;由于市場上真假難辨,甚至會出現假貨多于真貨的情況,購買特色農產品會存在巨大的潛在風險,因此購買意愿下降,需求曲線下移。這樣在真假難辨的特色農產品市場上,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都發生了位移,也就是 S1 右移到 S1’,D1 下移到 D1’,所導致的新的均衡點在 E1’,所決定的均衡產量為 Q1’,均衡價格為 P1’,新的均衡價格遠低于第一次所決定的均衡價格 P1。在這種情況下保持同等產量,生產收益下降,損失額為長方形 P1NMP1’的面積,農戶生產特色農產品的積極性下降。不過農戶仍然維持特色農產品生產,因為還能獲得社會平均利潤,價格 P1’ 也就是產品的社會價值水平 V,二者相等。如果低于價格 P1’,特色農產品將退出市場,市場將完全被假貨充斥。
在 E1’ 這個位置造假者仍然存在著超額利潤,因為造假成本非常低,可以看做造假者以價格 P2 購買一般性農產品加工假的特色農產品,超額收益為長方形 MFP2P1’ 的面積,而真正生產特色農產品只能獲取平均利潤。此時特色農產品沒有品牌價值,超額利潤為零。
在傳統工業時代,特色農產品真假難辨。比如鳳凰單樅,造假者完全可以用普通烏龍茶來代替,缺少專業知識的消費者往往難以辨別,市場難以監管,消費者難以維權,導致造假販假、以次充好的現象屢禁不止。最終真正有品牌價值的鳳凰單樅數量越來越少,或者價格奇高,賣不出去,假貨大行其道,鳳凰單樅的品牌價值難以得到體現。
數字經濟時代,社會生產條件發生巨大變化,農業的生產條件極大改善。如數字基礎設施水平普遍提高;農業生產的技術水平普遍得到提升,農產品的品質和產量相對穩定。以此為前提,我們討論農產品供求關系變化導致的價格、數量和收益等問題。
我們把農產品分為特色農產品和一般性農產品兩大類。由于特色農產品存在著稀缺性,品牌價值高,社會需求量大,產品價格較高,所帶來的經濟收益也較高。因此,一般情況下特色農產品將是優先進行數字技術投資的重點對象,特色農產品將最先實現全產業鏈數字化可追溯投資。我們以此假設為前提,探討特色農產品和一般性農產品供求關系變化所導致的價格、數量及收益變化。
我們在圖 3 的基礎上,探討數字技術投資,如區塊鏈技術投入帶來的變化。由于區塊鏈技術屬于分布式記賬方法,數據不可更改,可以永久保存,因此也保證了特色農產品從生產到銷售經營信息的全鏈條可追溯,確保了特色農產品的生產品質,解決了傳統工業時代由于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造假問題。在區塊鏈技術保障下,可以及時發現造假并予以懲罰,可以有效地保障特色農產品打造品牌,提升品牌價值,提高定價權。
△ 圖3 數字經濟時代特色農產品供求(彈性不一致)關系變動圖
由于區塊鏈技術的采用,杜絕了產品造假和以次充好,凈化了特色農產品市場,確保了特色農產品的品質。從需求端而言,消費者購買的意愿增強,因此,需求曲線 D1,與圖 2 中的位置不同,是朝反方向移動,代表社會整體的購買意愿增強,總需求增加,需求曲線 D1 上移到 D1’;從供給端來說,由于造假者的社會成本增加,收益下降,甚至是收益為負,總供給減少,供給曲線由 S1 上移到 S1’,與圖 2 相比較,也屬于逆向運動。S1’ 和 D1’ 在 E1’ 位置達成新的均衡,所決定的社會均衡供應量為 Q1’,均衡價格為 P1’,高于原來的 P1。在同等產量 P0 不變的情況下,農戶會因為市場價格上升而獲得更高的收益,如圖 3 中長方形 NMP1P1’ 的面積,這是特色農產品品牌價值的體現。價格上升既是供求關系的體現,也是品牌價值驅動造成的。消費者愿意接受較高的價格,不是被動地因為供不應求而支付,也因為高品質產品所帶來的消費者剩余較大,消費者支付意愿增強。任何消費都是建立在自愿買賣的基礎上,消費者覺得物有所值才會支付價格。供求關系是根本,特色農產品的消費體驗是直接原因,這兩個因素決定了產品的品牌價值。供大于求和消費體驗差的產品難以打造品牌,只有供不應求和高品質消費體驗條件下才有可能。
D2 和 S2 是一般農產品的需求和供給曲線,所決定的均衡點是 E2,所對應的均衡產量是 Q2,均衡價格是 P2,P2 遠低于 P1,更低于 P1’。所以一般農產品的收益遠低于高品質特色農產品的收益。在同等產量 Q0 不變的情況下,一般農產品和特色農產品之間的收益差額是長方形 NFP2P1’ 的面積(如圖 3)。
因此,在采用區塊鏈技術之后,所獲得的的收益遠高于傳統工業時代的收益。一般農產品和特色農產品在同等產量 Q0 不變的情況下,收益差距變大。數字經濟時代造假被清除,市場得以凈化,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價值得到提升,農戶獲得更高定價權,產品價格更高,特色農產品價值得到更好體現。不同時代的特色農產品收益差額為長方形 NMP1P1’ 的面積(如圖 3),這個差額是品牌價值提升所獲得的收益。
在數字經濟時代,農戶獲得比傳統工業時代更高的收益,區塊鏈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區塊鏈技術的操作者參與了整個社會勞動,由于信息全鏈條可追蹤,導致數據采集、篩選、清洗、標注等勞動的價值得到體現,最終通過特色農產品的交易價格而實現。如果沒有數據生產者的勞動,造假者就不會被清除,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價值難以得到體現,產品價格不會那么高,特色農產品的利潤難以保證。所以,數據生產者的勞動是有價值的。
從另一方面來看,數據生產者是基于農戶、運輸者、倉庫管理者、產品加工者的勞動而產生的數據,進行采集、篩選、清洗、標注、加工而成數據的。農戶、司機、搬運工、倉庫管理員、會計、產品加工工人的勞動是數據生產者進行勞動的前提,互為因果,并不屬于共同勞動。他們的勞動不屬于同一空間,同一時間,同一勞動對象,同一勞動工具,最終的成果也不一樣。所以,數據生產是獨立的,而不是其他勞動的附屬品。數據生產者需要獲得報酬,需要受益者(或雇傭者)支付數據生產費用。特色農產品數據成為獨立的商品,在數據生產者加工之后,由需求者購買。
數據的屬性與特色農產品的屬性不同,數據不能成為特色農產品的一部分,也不能改變農產品的使用價值。數據是促進銷售,影響消費的因素之一,也是信用機制的一部分,是建設真實有效的特色農產品市場的必要條件。它屬于社會勞動的一部分,需要借助農產品的銷售實現自身價值,但它不是農產品的附屬部分,更不是農產品使用價值的一部分。消費者因為數據的真實有效性而增加購買,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是農產品的使用價值,也就是農產品能夠滿足消費者吃、喝、用的需求。數據只是真實地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意愿,并推動市場清除了假貨和劣質品。所以,二者的使用價值不同,價值實現過程也相對獨立,數據一旦完成交易,它獨立的資本循環就完成了。
數據交易一旦完成,凝結在數據產品上的勞動價值就得到了實現。并不是等到農產品銷售出去之后才實現。數據標簽購買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特色農產品價值實現的技術條件,如果農產品不能完成銷售,價值不能實現,那么數據標簽就沉淀為特色農產品的成本,造成生產者虧損。數據生產者的個人報酬雖然得到了支付,但是對于數據的資本投入沒有參與整個社會的資本大循環,社會勞動最終將不被認可,導致下一次的數據交易難以實現。所以,數據生產者和特色農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儲存者、運輸者都是社會勞動的參與者,從這個意義上而言他們是共同勞動,密切相關,任何一個人的勞動價值不能實現,都會影響整個社會的資本大循環??勺匪莸臄祿且詳祿撕灥男问礁街谔厣r產品上面,它具有一定的商標功能,是區別于其它劣質品和假貨的標志,是消費者購買特色農產品的重要參考,也是生產者和銷售者需要付出的成本之一
[2]247-258
。該標簽強化了消費者的消費偏好,增加了購買需求,增強了消費者粘性。因此,數據生產者的勞動是數字經濟時代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和提升其價值所必需的。
數字經濟時代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價值與數字技術及其數據等相關問題
如果在 E1 這個位置屬于平均的社會價值 V,那么在 E1’ 這個位置所實現的價值就屬于超額剩余價值。它是在數字技術參與生產、銷售、存儲、運輸的過程中市場溢價所形成的,取決于技術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以及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是價格高于產品價值所形成的壟斷利潤。這部分壟斷利潤既包含數字技術融入之后形成的社會性壟斷,也包含特色農產品稀缺性和差異性所導致的自然性壟斷,是特色農產品品牌價值的體現。由于區塊鏈技術的采用,導致該種特色農產品更加值得信賴,顧客忠誠度增加,購買意愿增強,加上產品的稀缺性和高品質,生產者可以擁有更高的定價權,實現更高的壟斷利潤,這就是品牌的價值。所以,區塊鏈技術有利于特色農產品品牌打造和價值的提升。
數字經濟時代,高溢價的實現,內含著數字技術投入需要價值增值的需求,也包含著特色農產品本身品牌價值實現的需求。新的技術條件,為特色農產品品牌價值實現提供了可靠的手段,使數據成為市場營銷的新要素,而數據本身的生產也使數據成為具有價值的生產要素之一。但是數據要素和資本、勞動力、土地等要素不一樣,它是基于數據本身的信息屬性,獨立地發揮作用。
如果考慮其它數字技術的參與,如對于土壤,水分,空氣,陽光,肥料,農藥,治蟲防災,排澇抗旱,防火防盜,等多方面的技術監控和信息反饋,數據對于高品質特色農產品的生產、銷售、運輸、存儲等價值鏈條全方位參與,成為特色農產品價值創造和實現過程中的一種保障性手段,在農產品價值實現過程中體現自身價值,參與資本的社會大循環,并因此具有了社會屬性,成為一種社會性生產要素。以智能車間的數據為例,它是作為操作決策信息之一,提高生產效率而存在。數據并不能成為產品的一部分,它不能改變特色農產品的自然屬性,商品的使用價值不會發生改變。如鳳凰單樅在智能車間進行炒制,數據應用會保障更好的火候和炒制時間,能夠保證鳳凰單樅的品質,但是不能改變鳳凰單樅的茶葉屬性,消費者購買鳳凰單樅是作為一種飲品進行消費,智能車間的數據是影響購買的因素。生產過程中的數據保證了溫度、火候、炒制時間的科學精準性,保證了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率;同時,可以溯源全過程的數據,保證了鳳凰單樅的高品質,造假者難以模仿,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增強,消費者剩余增加,生產者也因此受益。數據并不僅僅來源于生產過程,還包括包裝、運輸、存儲等環節。數據本身的使用價值,就是保證鳳凰單樅的品質,提升其品牌價值,幫助高品質鳳凰單樅能夠順利被市場認可和消費。數據交易是獨立的,每一個數據標簽都需要付費。數據作為生產要素,是指它能夠參與整個社會價值的創造,而不是某一個生產環節。數據更多時候是在生產決策、市場營銷、智能監控、信息反饋等環節中發揮作用,即使是智能制造環節的數據,也是服務于產品質量和數量生產的需要,作為智能設備的一部分,以資產折舊的形式轉移和實現自身價值
[3]73-84
。
數據在交易的過程中,最終需要特色農產品的價值實現來予以補償。傳統時代的市場價格難以補償數據價值,甚至會造成特色農產品的虧損。數字經濟時代,需要特色農產品最終要以更高的市場價格出售來完成整個資本的社會大循環,并補償數據的價值,亦即特色農產品的交易價格要遠超其生產的實際價值,且超出部分必須得到市場認可,這部分價格就是特色農產品品牌價值的體現。所以,數據生產與特色農產品價值實現互為因果,互相依賴。被市場認可的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價值在這個過程中保證了數字經濟時代資本大循環的順利進行。
對于鳳凰單樅的生產和銷售,數據要素是在過程中產生的。數據要素直到進入消費者手中之前,都在不斷生產過程中。鳳凰單樅的種植、采摘和炒制以及制成品的包裝、儲存和運輸過程中的數據都是必須的,需要數據生產者進行加工。這部分勞動屬于生產性服務,具有一定的勞動價值。被加工后的數據以一定的介質為載體,銷售給需求者,實現自身價值。其流程如下圖 4 所示,1、2 兩個環節基本上是同步的,鳳凰單樅的相關數據是加工對象,成品之后在第 3 個環節以標簽的形式銷售給鳳凰單樅的生產者,生產者對產品貼標銷售,回收成本,實現價值,獲取利潤。
從以上分析來看,數據不同于資本、勞動力和土地,它是在生產、運輸、存儲、銷售等全鏈條環節中相伴而生的,需要經過特殊加工才能應用。它創造價值的方式不同于傳統要素,是傳統生產提高效率,保證質量的技術性前提。它作為社會化大生產的一部分,發揮著特殊的作用。生產效率提高和品質提升,是特色農產品品牌價值提升的前提。所以,數據要素的特殊作用之一就是助力傳統生產打造品牌,提升價值。
傳統工業時代市場的信息是不對稱的,特色農產品真假難辨,最終假貨橫行,劣幣驅逐良幣,高品質的特色農產品退出市場,特色農產品品牌價值為零,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權益受損。
在數字經濟時代,由于區塊鏈等技術的應用,商品數據從生產到銷售全鏈條可追溯,消費者可以獲得該產品的完全信息,做出理性決策,確保自身消費權益不受損害,消費者剩余效應比較大。在這樣的市場上不存在假貨,產品值得信賴,高品質特色農產品能夠以較高的價格成交,品牌價值得到體現,生產者能夠獲得更高的收益。
區塊鏈技術是保證特色農產品市場完全信息的技術條件,是數字經濟時代特色農產品生產與消費的必要條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數據要素是特色農產品生產與銷售所必需的社會性生產要素。它的重要性與土地、資本和勞動力是一樣的,缺少了真實有效的數據要素,土地、資本與勞動力的投入難以得到充分的價值實現。它是高質量社會化大生產的前提條件,是社會價值實現的必要條件。數據本身的交易,是其實現自身價值的重要途徑。絕大多數情況下,數據是生產、運輸、存儲與銷售全鏈條所不可缺少的伴生要素,它既可以是管理要素,也可以是經營要素。作為一種社會性生產要素,數據生產需要得到價值補償。企業自身經營管理過程中所產生的數據,也需要對數據生產者支付工資,最終通過產品的銷售實現數據自身所凝結的勞動價值
[4]193-197
。
區塊鏈技術是數字經濟時代完全信息市場存在的技術保障,是保證特色農產品品質,打造和提升品牌價值的前提條件。
特色農產品一般是指具有嚴格的生產條件,難以大規模生產,具有稀缺性和差異性,能夠給生產者帶來較高收益的經濟作物。比如說鳳凰單樅,只有廣東潮州這個地區的氣候和土壤條件才適合生產,即使本年度產品價格較高,下一年度也難以大規模生產,因此鳳凰單樅的價格相對比較穩定,不存在著一般性農產品價格與產量年度劇烈波動的現象,也就是蛛網模型所描述的現象對于鳳凰單樅市場來說不存在。
數字經濟時代并不改變特色農產品本身的稀缺性和差異性,并不擴大該產品的產能。它只是保證了市場本身的完全信息特征,以及產品本身的高質量生產。因此,特色農產品的供求關系不會出現劇烈波動,蛛網模型在特色農產品市場不會出現。價格穩定是品牌價值實現的必要條件。劇烈波動的市場條件下,數據生產的意義將會大大下降,不利于品牌的打造和價值提升。
(一)數字技術條件下,特色農產品市場是完全信息市場,生產者可以通過品牌價值提升獲取超額收益
該市場假貨和劣質品難以生存,市場得以凈化,消費者購買意愿增強,生產者可以較高的價格實現產品銷售,從而獲得更高的收益。這個收益包含著壟斷性成分,一部分是因為采用數字技術所導致的社會性壟斷利潤,一部分是高品質的特色農產品的稀缺性和差異性所帶來的自然性壟斷利潤。壟斷利潤屬于價格超出價值的部分,屬于超額剩余價值,是市場溢價對生產者的回饋,也是數字經濟時代完全信息市場所必然存在的特殊現象。特色農產品受自然條件限制,無論短期還是長期均難以大規模工業化生產,信息完全,需求嚴重大于供給,產品價格長期處于高水平狀態。從消費者角度而言,高品質產品消費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消費者剩余增加,消費者愿意支付更高的價格,這是特色農產品品牌價值提升的標志,生產者因此可以獲取超額收益。
(二)數據作為生產要素,是一種社會性概念,對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價值提升具有特殊作用
作為社會性生產要素,數據并不必然在某一具體生產過程中發揮要素作用。它的來源是全過程的,并不僅僅存在于生產環節。既有管理數據,又有經營數據,對于數據的采集標注等屬于數據的生產過程,是人類社會勞動的一部分,需要得到社會認可和價值實現。數據交易是其價值實現的一個重要途徑,最終需要參與資本的社會大循環來實現價值增值。由于數據價值實現的需要,特色農產品最終要以更高的價格出售完成整個資本的社會大循環才能補償購買數據所支付的成本,進而需要特色農產品的交易價格要遠超其生產的實際價值,這部分價格就是產品品牌價值的體現。所以,數據生產與特色農產品價值實現互為因果,互相依賴,共同完成資本大循環。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價值是否被市場認可,決定了大循環能否順利進行。因此,數字技術的保障性作用和數據的真實有效性非常重要。
(三)真實有效的數據是特色農產品提升品牌價值和實現產品價值的保障
數字經濟時代,生產者可以獲得超額收益,這是以假貨和劣質品退出市場為前提的,內含著數字技術投入需要價值增值的需求。新的技術條件,為特色農產品品牌價值實現提供了可靠的手段,從而使數據成為市場營銷的新要素,成為特色農產品市場的技術性保障。沒有真實有效的數據作為支撐,特色農產品市場難以有效運行,生產者難以回收成本,實現價值增值,品牌價值和超額收益根本不可能實現。數據成為特色農產品價值實現過程中的一種保障性手段,也是提升特色農產品品牌價值的技術性保障手段,它在特色農產品品牌價值提升和產品價值實現過程中體現自身價值。
數字經濟時代,數字技術的投入并不從根本上改變特色農產品的供求關系,特色農產品的差異性和稀缺性不會發生根本改變,產品的產量和價格具有相對的穩定性。特色農產品的產能受自然條件的限制,難以進行大規模生產,因此傳統的蛛網模型不會發生。這就為優先投資特色農產品市場,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提升品牌價值,獲取穩定的超額利潤,提供了理論支撐。以特色農產品為數字技術投資對象,提升其品牌價值,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促進傳統農業的數字化轉型,逐漸縮減工農剪刀差,助力鄉村振興,是現實可行的。
(五)數據作為獨立發揮作用的社會性生產要素,是數字經濟時代來臨的特殊標志
作為一種社會性生產要素,數據存在于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鏈條過程。它既可以在管理環節發揮作用,也可以在經營環節發揮作用。它不是事先就存在的生產要素,而是與生產、運輸、存儲、銷售等環節共生的要素,獨立地發揮作用。數據成為社會性生產要素是社會化大生產條件整體提升的內在需求,是數字經濟時代來臨的標志。在這個背景下,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效率都將得到提高,整個社會運行的效率也將得以提升。區塊鏈等數字技術為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提升品牌價值,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提供了技術性保障條件。
總之,數字經濟時代,在數字技術的保障下,特色農產品市場信息完全,沒有假貨和劣質品,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價值得到保障和提升,農民的收入水平將得到提高。數據生產者的勞動屬于社會勞動的一部分,需要社會認可和價值補償。數據要素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性生產要素,不同于土地、資本和勞動力等傳統的生產要素,它對于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具有重要作用。加大對傳統農業的數字技術投資力度,以特色農產品為開發重點,打造地方特色品牌,提升品牌價值,逐步提高農民收入水平,縮減工農剪刀差,助力傳統農業的數字化轉型和鄉村振興,理論上具有較大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 [美]保羅·薩繆爾森,[美]威廉·諾德豪斯.經濟學:第19版[M].上海:商務印書館,2012,P937.
[2] [德]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P247-258.
[3] 黃奇帆,朱巖等.數字經濟——內涵與路徑[M].北京:中信出版社,2022,P73-84.
[4] 馬傳兵.無形資本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P193-197.
內容來源|《公共治理研究》2023 年總第 184 期
審核、責編|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