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7 月 27 日播出的廣東電視臺財經欄目《財經郎眼》中,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產業轉型顧問委員會主席、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作為特邀嘉賓出席節目,解讀中國經濟的內循環與外循環“
雙重循環”
理論,點明中國經濟下一程的支點和路標,指出中國經濟必須打好的五張牌。
點擊文章末尾左下方“閱讀原文”,可觀看第一期完整版視頻。
在節目中,黃奇帆完整、準確的表述了內外雙循環理論的內涵。黃奇帆表示,未來一段時期內,加快形成以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格局,已經成為中國經濟下一程的重點內容。這不只是針對當前產業鏈因疫情而中斷所采取的權宜之計,而是在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關鍵階段的強國戰略;不只是因國際形勢而迫不得已的收縮政策,而是籌劃以更高的高度、更深的深度、更廣的廣度進行更高水平開放,加快形成內外良性循環的長期規劃。中國作為世界進出口貿易量第一大國,世界第二大綜合經濟體,已經全方面融入世界經濟,加大內循環要基于更加開放的社會環境,以內循環做支撐,對世界進行更高層次開放,這就是內外循環互相補充的雙循環理論。
黃奇帆提出,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要從五大坐標展開,也是中國經濟必須打好的五張牌。
第一,內需的第一動力是微觀的經濟單位,所以必須建立良好的營商環境。建立良好的營商環境需要做好六件事:
減輕企業稅費負擔;
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營造公平競爭環境;
完善政策執行方式;
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
保護企業家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通過打造國際化、法制化、市場化、公開化的營商環境,實現我國營商環境與國際接軌。
第二,
要素市場。
4 月 9 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聯合發布的《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中明確提出了五大要素市場的資源優化配置,為要素市場的發展提供政策性指導。
第三,
消費對象。
拉動內需的主體是作為主要消費群體的老百姓,提高老百姓的消費能力,是拉動經濟內循環的基礎。
第四,
有為政府。
發展內循環需要政府更好的服務。政府對市場起兩種作用:一是維持市場的秩序,利用法律賦予政府的 權利,使市場更好運行;二是政府運用自己的財力,通過公共服務和公共投資產生公共消費和投資拉動。政府投資的杠桿效應和政府采購的聯動效應是拉動內需的重要保證。
第五,
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需要打造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格局,內循環、外循環聯動發展,不可孤立存在。